
從過去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來看,它的趨勢不是越來越“高大上”,而是會像家里的天然氣一樣,變成一個必需品或者說變成大量化的產品,每個人都可以參與進來,我們也將會看到很多的新產品。
而互聯網金融是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最清晰的細分領域。但是這其中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把互聯網金融產品做到平臺化、大規模,變成一個超大型的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BAT 和傳統的金融機構看上了這個市場,它們正在重新切入這個市場。很明顯的趨勢就是各個銀行都在非常正面地進入互聯網金融,縮小與余額寶這樣產品的差距。線下的金融機構有非常強的資金推廣能力,在風險控制的穩定性方面也都能做得不錯。
所以,這個領域的創業者所面對的競爭對手真的是BAT嗎?大家不能忽視的是傳統金融機構。它們在過去所積累的客戶資源、公共體系甚至過去的人才培養體系,都是非常值得敬畏的,也都不是一個小的互聯網企業在短期之內能夠學習、模仿甚至超越的。
當然,初創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并非沒有機會,特別是一些在線下金融根本看不到的、還不為人知的方面,也可以進行創業,這樣可能會讓初創型的企業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走得更深、更遠。
互聯網金融將會成為未來中國金融的重要力量,但是相對于其他行業,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市場所能帶來的沖擊要慢很多、小很多。但是有太多的結構性創新機會,特別是在一些和個人消費相關的領域,與國有銀行機構對比,民間創業企業將會有更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