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南京賽果創始人江新煉參加了南京國際留學生交流會,之后他開始試水可穿戴產品,當時的原型機可以測心率、血氧飽和度以及運動量(里程、計步)等參數,計劃分為兩個大方向,分別是遠程醫療和運動健身。但他與團隊發現醫療類可穿戴設備的技術與應用準入門檻很高,國內大部分人運動健身的自律性又不強。考慮再三,他們打算改變方向。
新方向是寵物的可穿戴設備。實際上,寵物穿戴上賽果的產品,真正的“使用者”還是人類,只不過將人們從智能穿戴中解放出來,從“運動員”變為“裁判員”,監督寵物的運動健康狀況。更關鍵的是,目前國內的寵物智能穿戴還處于“技術到位,產品卻不成熟”的階段,缺乏標桿性產品。江新煉認為,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參與競爭。
如果說國外知名寵物可穿戴設備Whistle創始人的靈感來源于一份統計數據(美國寵物狗數量達8000萬只,幼兒數量卻僅有7200萬),那么賽果智能項圈的點子則源自《寵物世界雜志》的一份數據報告。關于寵物指數的一份報告稱,國內寵物狗數量不少于1億只,一、二線城市的主流消費群體中“丁克族”“單身貴族”的比例正在不斷攀升,目前至少有數千萬人,他們年輕時尚,消費觀念開放,樂于接受新興事物,年收入大多在5萬元以上,普遍愿意為愛寵花銷300~1000元/月。
江新煉轉念一估算,假定這些人中20%~30%認可寵物可穿戴技術并愿意購買對應的產品和服務,那么長期來看將形成一個千萬人規模的用戶群、百億元規模的市場(除產品銷售外還有持續性的服務收益)。
通過查看近期國內外寵物市場的投資數據,江新煉發現受風投青睞的寵物公司有Whistle(硬件類)、DogVacay(托管類)和波奇網(電商類)等。其中,Whistle獲得DCM等投資600萬美元;DogVacay被譽為寵物界的Airbnb,獲得Benchmark等投資1500萬美元;波奇網獲高盛等B輪2500萬美元融資。寵物市場前景一片樂觀,他確信賽果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是正確的,也希望能順勢而為地在寵物可穿戴領域先入為主。
公司成立之初,江新煉首先想到的是用戶的剛需,即寵物的地理位置追蹤功能。比如家里的狗狗越出了安全范圍,寵物主人即可打開手機App軟件,通過GPS定位找尋狗狗,從而有效地確保狗狗安全。但他明白,單純靠GPS定位功能的產品在國內市場空間小,一、二線城市的主流消費群體喜歡讓寵物呆在屋內,出門被牽著,走丟情況不太多。要確保用戶持續地使用設備檢測自己的愛犬,賽果只將“防溜”作為多一層的保護。
隨著國外Whistle等寵物可穿戴設備開始追蹤寵物健康數據,江新煉意識到數據采集的重要性,并自主研發了無線傳感設備。通過移動App,設備可記錄寵物的運動、休息、游戲等活動信息,統計出每周的數據,即可得出心率、呼吸頻率等健康指標,為主人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議。
國外寵物可穿戴設備主要涵蓋上述兩個功能,但江新煉并未止步,他表示團隊正在潛心研發中,當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賽果智能項圈會增加“未病預警”功能,通過分析寵物的多種行為模式,能有效地開展預防性治療。比如狗狗在發情、嗜睡、關節炎、皮膚疼痛等期間會出現各類癥狀,主人注意到后可能會問“我家狗狗最近為什么老撓癢癢,是不是有虱子?它最近活動不那么頻繁了,是否關節出問題了”,等等。賽果將借助大數據來分析寵物行為模式,從而高效預警健康危機。
實際上,南京賽果申請了3項發明專利,主要是關于運動健康方面的統計識別方法,如跳躍、奔跑、翻滾等,專利已經提交。賽果團隊在多條狗狗身上做了實驗,準確度可達80%左右。2014年年中,南京賽果還會陸續發放幾百臺工程樣機到用戶手中,在更多狗狗身上做驗證,來優化算法。該設備預計七八月份正式開始商用銷售,Android和iOS的手機App也將于5月份正式上線。
江新煉將產品初步定價為300~400元,近期會遴選幾百名發燒用戶,給他們免費提供工程樣機試用和體驗,以便完善產品,為正式發售做好準備。
江新煉畢業于中國科學科技大學和英國Cranfield大學,有著多年中興、華為產品規劃的經驗。在這個行業中,很多產品都處于Demo版階段,江新煉認為簡單的GPS定位追蹤器在淘寶上一搜一大把,而真正的寵物可穿戴不是那么容易做的。這里面涉及硬件設計和生產、算法的研究和移植、后臺軟件服務平臺的搭建以及前端軟件和手機App的開發,而賽果團隊的4位核心成員都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后又正好各專于上述4個方向中的其中1個,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資源,結合起來就產生了特別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