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我的鍋碗瓢盆交響曲,兒子一遍遍地讀書了,幾遍下來,兒子問我:“媽媽,你會背了沒有啊?我都會背了!”“怎么可能,那你背個給我看看?”你別說,兒子還真的流利的背了出來。
兒子今年上四年級,是一個活波開朗的大男孩,他動手能力很強,平時拼裝機器人、小賽車什么的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但如果讓他安安靜靜地去讀上一本書,卻沒有那么簡單。
前不久,兒子對我說,他們學校將在每個周三的下午免費添加一堂國學課,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我喜出望外,這是很有意義的課程啊!但兒子卻說:“媽媽,我不想上國學。”
其實,我對兒子是很民主的,生活中很少去強迫他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我們倆的關系也很像朋友,但這次,我真的很想讓兒子也學習學習咱老祖宗的文化精髓,可該如何去勸說他,又該怎樣為這次學習找一個動聽的理由呢?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
又過了幾天,我鄭重地對兒子說:“兒子,媽媽想請你幫一個忙,行不行?”“什么忙?”“你不是說你們學校有一個國學班嗎,你雖然不喜歡國學,但媽媽挺感興趣的?”“那你去呀,我明天和老師說說,應該是沒問題的。”“媽媽知道沒問題,但你想啊,這個班是專門給你們孩子們辦的,一個班全都是孩子,就媽媽一個這么老的人,我不太好意思,想讓你陪著媽媽,怎么樣?”兒子不說話了,我趕緊趁熱打鐵:“我知道,兒子最喜歡樂于助人了,這次媽媽碰到了困難,最需要你的幫助,你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兒子聽我這么說,也順勢接了一句:“那當然。”哈哈,陰謀得逞了!
到了周三,兒子信守承諾在教室里等我。上課的時候,雖然我正襟危坐的貌似在專心聽課,但調皮的兒子總是不斷的沖我擠眉弄眼,實在熬不住了,還沖我說說話。看著兒子一副不認真的模樣,我怒從心起,剛要對他一頓呵斥,轉念一想,不對,吵著要學國學的是我,如果這般批評他,豈不是沒有道理。
課后,我思考著該找一個什么樣的理由,可以讓兒子稍稍聽進一些課呢?于是,我對兒子說:“兒子,你雖然是陪著媽媽的,可以不認真聽課,但你可不可以安靜一些,因為你如果老是這樣打擾媽媽,也是會影響別的同學學習的,萬一老師生氣了,不讓媽媽聽課了,怎么辦?”兒子聽后點了點頭。
上第二節課時,兒子的行為開始收斂了一些,漸漸的,兒子在課堂上表現的越來越安靜了,有時,無聊的他看到大家都在聽課,也會仔細的聽上一段,注意到兒子專注的時間越來越多,我是看在眼里,樂在心頭。
俗話說的好,人的欲望總是永無止境的。兒子在國學課上聽課是專心多了,但課下,他是從來都不會去讀書的,這又該找一個什么樣的理由去讓他課下讀書呢?
有一天,老師恰巧要求背誦《弟子規》中的一段。幾天后,我下班回家,裝作很著急的樣子對他說:“兒子,再過兩天就上課了,老師要求背的課文我還不會呢,你看,媽媽每天上班的時候很忙,下班又要給你做飯,干家務什么的,所以,也沒時間坐下來讀書。這樣,再幫媽媽一個忙,我現在做飯,你呢,就站在我的旁邊,幫我讀讀需要背誦的那幾段,我也好聽聽和背背,而且,科學研究也證明了,聽別人讀書,是可以增強記憶效果的。”兒子見我說的情真意切,也只好遵命了。
就這樣,伴著我的鍋碗瓢盆交響曲,兒子一遍遍的讀書了,幾遍下來,兒子問我:“媽媽,你會背了沒有啊?”“還沒呢。”“還沒啊,我都會背了!”“怎么可能,那你背個給我看看?”你別說,兒子還真的流利地背了出來。
再次上課,我和老師悄悄溝通,可以讓兒子背書。當老師要檢查背誦的時候,我鼓勵兒子舉手,結果,兒子的背誦一氣呵成,得到了老師的一番夸獎。兒子在高興之余,自然對國學增添了一絲濃厚的興趣。
從那以后,我經常以“家務忙”為理由,讓兒子“代”我讀書。慢慢的,兒子對國學的興趣越來越濃,有時,他還像個小老師似的,怕我偷懶,檢查我的背誦。每到周三,他也會提醒我:“媽媽,要上課了,不要逃學哦!”
對于孩子不喜歡做的事,作為家長不能夠試圖刻意去改變,有時候我們只需要給他一個動聽的理由,并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潛移默化中,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編輯 高龍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