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子宮輸卵管造影在繼發性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繼發性不孕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就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患者子宮輸卵管造影影像特點,并就造影術后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總結。結果:70例繼發性不孕癥患者經造影檢查發現22例雙側輸卵管通暢,20例患者為單側輸卵管暢通,28例患者為雙側輸卵管阻塞。經過兩次造影術后共有28例患者妊娠成功。結論:對繼發性不孕癥患者進行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能夠通過影像分析確定不孕癥原因所在,對不孕癥的診治指導價值顯著。
【關鍵詞】繼發性不孕癥 子宮輸卵管造影 診治價值
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在不孕癥臨床診斷與治療中應用十分廣泛,該技術為不孕癥臨床診斷與治療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的基礎條件。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70例繼發性不孕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探討輸卵管造影術在繼發性不孕癥中的指導應用,具體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70例繼發性不孕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繼發性不孕癥臨床診斷標準。本組患者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為(29.2±3.7)歲,其中22~30歲患者43例,30~38歲患者27例,病程為3~12年,平均病程為(4.8±2.3)年,其中不孕3~5年16例,6~10年42例,10年以上12例。
1.2臨床表現 70例繼發性不孕癥患者機體狀況發育良好,月經狀況正常,且均處于正常育齡期,婦科檢查中各指標正常,實驗室檢查發現患者內分泌狀況正常,基礎性代謝狀態良好,排除家族遺傳疾病患者及配偶精液檢查異常患者。70例患者中5例患者有流產史,30例患者有刮宮史,3例患者為經產者且生產時無難產、無出血及其它合并癥,20例患者有結核病史。
1.3方法 造影檢查使用意大利GMM公司OPERA T90FPE平板數字胃腸機,操作規格為70~~0kV,400mA,AEC自動曝光,其他如慮線器等設備為儀器配套設備,配置均為常規化位置。所有患者于經期過后3~7天進行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造影術前1小時先進行碘過敏試驗,對未發生異常的患者進行造影術。造影術過程中患者取仰臥截石位,并進行局部消毒,在無麻醉下常規子宮腔內插入一次性子宮造影通水管,向球囊內注射2~4ml氣體加以固定。采用改良加壓法向子宮腔內注射非離子型碘海醇,逐漸加大壓力和加大碘海醇劑量,使常規子宮輸卵管造影不通暢的輸卵管得以再通,大幅度提高了輸卵管阻塞的再通率。碘海醇10~15ml推注使用靜脈泵,速度調整為5ml/分鐘,推注過程中保證推注速度均勻,密切關注充盈情況,防止損傷輸卵管發生出血事故。造影術實施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患者的不適反應。在透視下推注碘海醇,碘海醇進入子宮腔時開始適時點片,碘海醇推注操作直至輸卵管完全充盈與傘端彌散好時結束,再進行回放觀察。
2.結果
2.1子宮輸卵管造影術檢查結果(1)輸卵管通暢狀況:70例繼發性不孕癥患者經造影檢查發現22例(31.4%)雙側輸卵管通暢,20例(28.6%)患者為單側輸卵管阻塞,28例(40.0%)患者為雙側兩側輸卵管不通。(2)輸卵管阻塞部位定位:70例繼發性不孕癥患者總計140條輸卵管,阻塞狀態的有76條,阻塞率為54.3%,造影檢查統計結果顯示,輸卵管阻塞率最高的部位為間質部位(32條),其次是壺腹部(22條)、傘部(14條)及狹部(8條),其阻塞率分別為42.2%、28.9%、18.4%、10.5%。(3)造影檢查下的子宮狀態:70例繼發性不孕癥患者造影可見子宮粘連的患者有3例,子宮粘連率為4.3%,子宮粘連在造影圖像上顯示子宮邊緣光滑度低,且腔內可見不規則充盈或缺損。
2.2造影術后妊娠狀況隨訪 70例患者造影術診斷與治療后進行妊娠隨訪,隨訪維持10個月,妊娠成功28例,受孕成功率為40.0%。妊娠成功的患者造影檢查確診為輸卵管通而不暢或不完全子宮粘連,經過造影碘海醇推注治療后輸卵管通暢度明顯提高。此外,統計結果顯示,近端阻塞的患者造影疏通后妊娠成功率明顯高于遠端阻塞患者。
3.討論
輸卵管造影術使用的是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碘海醇具有密度大、造影清晰的特點,在造影透視操作中還能起到潤滑支撐的作用,能夠有效防止宮腔或輸卵管粘連。對繼發性不孕癥患者行子宮輸卵管造影術,這種臨床治療方法不僅能夠提升輸卵管暢通程度,還能為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高清晰度的透視影像,為繼發性不孕癥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全面的、動態的指導,進而提供不孕癥的病因分析,臨床應用價值極高。
(作者單位:貴州省興義市人民醫院)
(編輯 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