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醫學是近年來國際醫學領域中出現的一個新概念,在國外一些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在我國還處在起步階段。本文從轉化醫學的理念及其產生的意義上來嘗試對護理學的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1.轉化醫學的概念
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演化自20世紀90年代的轉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TR),其作為人類社會發展中最古老的醫療行為,直到21世紀醫學研究人員才認識到它的重要性。臨床問題的復雜性及基礎研究結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運用到病人身上,促使了新的臨床研究方法和轉化醫學的出現。轉化醫學的精確定義目前還在爭議中,Wen-Hwa Lee將當今的轉化研究定義為將在實驗室、診所、特定人群中的研究發現轉化為新的臨床工具,應用到臨床,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英國全球轉化醫學中心的Bruce,美國臨床決策中心的Linda,意大利Padova大學試驗醫學部的Mario及美國國立健康中心轉化醫學分部的Francesco等學者聯合給出了轉化醫學的簡化概念:轉化醫學代表了一種原則,即提高生物科學研究與臨床疾病相關的有效性,以及幫助臨床研究者通過臨床觀察證實科學研究與人類疾病的相關性。
2.轉化醫學的意義
轉化醫學是新興的多學科融合領域,其基本特征是多學科研究,核心是打破基礎醫學、藥物研究、臨床醫學之間的屏障,在它們之間建立起聯系,從實驗室到病床,把基礎研究獲得的知識和成果快速轉化到臨床,同時根據臨床醫學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應用基礎研究方向,倡導實驗室與臨床研究的雙向轉化(B2B模式),即從實驗臺到床旁(“B-B”——Bench to Bedside),再從床旁到實驗臺(Bedside to Bench)。其概念一經提出立即顯示了強大的推動力,國內外一些研究的快速發展和重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基于轉化醫學的理念,生物醫學的發展及個性化的治療要求我們必須加快轉化醫學的研究。
3.轉化醫學對護理學發展的啟示
3.1開展多學科協作,構建學術團隊
隨著臨床科學的發展和轉化醫學的出現,跨學科研究成為了未來研究的熱點。臨床問題已經不能由單一專業的科學家來完成,需要不同技能和學科背景的專業人員緊密合作,而只有多學科交叉的團隊才能為病人提供更安全、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護理學作為一門傳統的實踐性學科,跨學科和多學科研究較少。護理跨學科的研究是指全面的調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分享、對護理獨特貢獻的重視,以及對新定義和方法的探索研究。當前科學發展的趨勢是學科交叉產生新的增長點,傳統的課題通常只是帶來數量的增加,創新性課題才能帶來質的飛躍。
3.2加強醫院與高等醫學院校之間的交流,促進知識轉換
巴德年指出基礎與臨床緊密結合,互通有無互相支持,不僅是開展科研工作、提高學科水平的需要,也是教學和培養人才的需要。我國許多院校側重科研型研究生的培養,而且大部分畢業生都選擇進入高校從事教學工作,使得我國的許多大型綜合性醫院缺乏臨床和基礎都精通的人才。護理高層次人才脫離臨床,不能與臨床人員良好溝通,使其不能很好把握研究前沿,不能將知識及研究結果及時準確地應用于臨床,形成為研究而研究的局面。由于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相對缺乏,臨床護士在繁忙的護理工作中,雖然掌握了極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卻沒有充足的時間開展研究,再加上我國的護理學起步較晚,臨床護理人員學歷偏低,缺乏科研基礎知識、醫學統計知識及文獻檢索技能等科研工作的基礎方法,使得我國護理研究的主題涉及面雖比較廣但建樹較少。因此,加強醫院和醫學院校的密切合作勢在必行。
3.3加強護理的基礎研究,推進護理臨床與基礎的結合
護理學的專業性發展,帶動和促進了醫學的進一步完善。然而,由于護理專業起步晚,科學研究基礎與醫療相比還很薄弱,護理研究往往側重于調查、心理護理、經驗總結和體會等研究而缺乏基礎性的研究,使護理研究難以發表影響力較大的論文,在課題申請科研經費等方面存在較大困難。目前,我國護理科研人員已經意識到了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正在努力跟上醫學發展的步伐。護理學也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強護理基礎理論研究,加強與基礎研究的聯合,推廣實驗性研究,才能使護理科研具有較高的信度,推動護理醫學快速發展。
21世紀對廣大護理人員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護理人員必須通過嚴格規范的科學研究去解決這些新問題。護理要跟上醫學技術的步伐,就必須依靠護理研究的開展和科研成果的應用,同時擴大科研領域的地區、行業協作,構筑學科的理論體系,才能使護理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作者單位:吉林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編輯 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