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曼谷,時而晴天飄雨的天氣,現代建筑和原始風土并列,產生出濃重的魔幻感,令人著迷。泰國菜也沿襲了這種魔幻感,無論高檔餐廳的泰式海鮮大餐,還是街邊食肆各式泰國炒飯,都各自彰顯著魅力,交織出一幅華彩繽紛的浮世繪卷。
碧海藍天,椰林飄香,泰國及東南亞其他國家,以其特有的風土人情,一直以一種異質文明的姿態存在著。在中國古代,“天下以中原為中心”的理念使得這種異質化的表象往往被趨同于原始,其實質正是中國古代王朝對于異質文明的陌生及恐懼。而到了現代社會,科學和經濟發展拉近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人們已然習慣了別國的異質文化,此時泰國及東南亞諸國,則被抽象為一種光怪陸離,撩動著人們獵奇的欲望。泰國菜在中國各大城市的風行,有大部分原因也是基于這種“獵奇”。
泰國特色
泰國菜的特色是酸辣,不同于中國菜系一菜一味的原則,泰國菜往往一道菜中酸、辣并存,強烈而濃郁。再加之泰國菜中許多食材、食料的搭配,以及輔料的運用,與中國菜大不相同,都勾起人們的好奇欲,充斥著新奇感。雖然大多時候,新奇感能在第一時間俘獲食客,卻無法持久。但泰國在歷史上,是云南生活的古代中國人為避戰禍南遷而起源,在文化傳統中就多少有些中土的基因,因此飲食文化上雖然發生改變,但依舊與中國菜存在同質之處,比如對稻米、魚蝦等食材的運用,比如烤、炒等烹調方式。因為這種同質與異質的統一,使人們對泰國菜有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并因這種感覺而著迷不已。
泰國菜系
泰國菜因地理位置,分為四大菜系:東北部、北部、中部和南部。每個地區因盛產食材不同,以及受周邊國家影響,菜肴上就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泰東北菜和老撾相似,不如中部曼谷用米飯而偏愛糯米飯,當地的名菜有青木瓜沙拉,也吃各種昆蟲;北部山區的泰北菜,則受緬甸菜影響,當地特色食材是一種酸肉;泰中部菜以曼谷為中心,物產豐富,菜就顯得華麗,冬陰功湯及紅、綠咖喱,就出自該地區菜系;南部則兩邊臨海,當地人又多信仰伊斯蘭教,毗鄰馬來西亞而多用黃姜,調味較其他地區濃,代表菜有黃咖喱、伊斯蘭咖喱。
泰國菜也注重不時不食,在芒果上市的季節,各個泰國餐廳的主廚,都會奉上一份芒果主題的時令菜單。而總體上,泰國菜多愛用水果、香料入菜,口味酸辣并重,擅烹調魚蝦等河海鮮,也有烤、炸、咖喱等肉禽菜肴。漫步曼谷,時而晴天飄雨的天氣,現代建筑和原始風土并列,產生出濃重的魔幻感,令人著迷。泰國菜也沿襲了這種魔幻感,無論高檔餐廳的泰式海鮮大餐,還是街邊食肆各式泰國炒飯,都各自彰顯著魅力,交織出一幅華彩繽紛的浮世繪卷。
(編輯 李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