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下,工會組織的職能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轉變,由過去單一的向職工提供福利的組織向維護勞動力市場的職能進行轉變,代表廣大職工在勞資雙方之間權益的談判和維護上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工會 職能 談判 轉型
1 目前職工維權幫扶工作的現狀
作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一直注重維護廣大工人階級的利益。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各種新形式的社會組織及民營機構的興起,經濟關系及勞動關系趨于復雜,由此給維權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使維權工作任重道遠。而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諸多新問題在義烏體現的更為嚴峻些。具體來說,義烏工會組織目前面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和挑戰,首先,隨著大量中小型民營企業的興起,如何擴大工會組織的覆蓋面是個非常嚴峻的挑戰,特別是部分企業可能只有幾名員工;其次,由于義烏缺乏大型制造企業,產業工人群體規模較小,就業門類以第三產業為主,維權的主體也主要面向第三產業;再次,由于本地勞動力缺乏,導致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產生,如何維護他們的利益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最后,由于新《勞動法》的出臺及“90后”群體的一些特征,相當一部分勞動者在一些非正式部門就職或者進行自我雇傭,勞資關系相對來說變得較為靈活,使得相關部門無法及時掌握情況。這也影響到了工會組織一些職能的行使。
2 工會組織的職能
在更好的服務于廣大職工這一要求下,義烏工會組織最首要的任務是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工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廣大職工的橋梁和紐帶,被納入到了國家體制內,各級工會組織領導成員的任免都要通過黨委和政府來任命,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工會組織的獨立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會對職工利益的代表責任。使得工會組織公信力并不高。最近這些年頻繁發生的罷工事件,包括富士康以及本田等事件,根源都在于工會組織在一些關鍵事項上站在資方一邊,并沒有很好的溝通勞資雙方。同時,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大量的企業家開始進入各級黨組織,及人大政協等參政議政機關,可以針對一些政策的出臺施加影響使其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進行傾斜,這也是目前工會組織在維權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
其次,需要建立一支廉潔高效的工會干部隊伍,由于歷史原因,各級工會組織內部充斥著一些思想觀念陳舊,計劃經濟時代成長起來的工會干部,脫離當今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無法主動幫助建立一個高效繁榮的勞動力市場,銜接供需雙方。由于工會組織的主要職能是調整勞資關系及保護勞動者權益,在改革開放之前,勞資關系屬于同一個體系內部的權益調整,也使工會組織被很多人詬病為單純“為職工提供福利”的組織。然而在加入WTO之后的今天,市場經濟下的中國出現了大量外資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個體工商戶,勞資關系變得日趨復雜,這更加需要工會組織針對這種現象,主動建立完善相關合作機制,為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支撐。
第三,工會組織需要對其職能進行改變。隨著目前經濟體系的改變,勞動關系也在發生著變化,相應的,工會組織需要對其自身的職能進行某種程度的轉變。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工會組織應該站在職工的立場上,來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實施,妥善解決和處理企業與職工之間的糾紛。同時,擴大幫扶機制,為廣大下崗職工、困難職工等弱勢群體提供保障,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并要代表工人體現廣大職工對社會政策的參與,積極反映職工群眾內心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進而督促有關政府部門有效解決相關領域的問題和挑戰,確保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可以廣泛的吸收意見。
3 職能轉型面臨的挑戰
首先,工會組織建立困難,雖然大量民營企業開始設立工會組織,但是由于義烏的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中小型企業,工會組織開展活動具有一定難度。同時設立之后,由于各企業經濟狀況不一致,工會干部的素質也參差不齊,工會活動形式相對單一,和職工的要求無法相符,積極性下降。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由于職工積極性下降,參與度不高,無法開展多樣性的活動,而活動形式的單一化又進一步使得職工群體不愿參與工會活動。最終在工會的活動中,除了一些送溫暖,對困難群體的幫扶救助之外就是一些聯歡活動等。使得工會組織處于一種“半癱瘓”狀態,職工活動有名無實。
其次,工會的維權作用難以順利實現。由于國內并沒有建成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同時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程度不一致,職工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的差異等等。無法形成一個集體來談判相關事宜。盡管《工會法》規定我國的工會組織是“職工自愿結合”的,但目前大部分的工會組織都還是在各級總工會的指導下自上而下推行的。在此基礎上,一旦勞資雙方發生沖突,為了吸引投資商,地方政府一般會傾向于資方,進而影響到工會組織為職工利益進行維權。
最后,工會內部運作機制不順,不同機構間存在利益沖突。工會組織內部干部來源多樣化,同時工會組織受到黨組織的行政管轄,在處理勞資關系時,經常陷入企業,政府及工人群體之間利益的不一致。而工會系統內部也可以分為各級總工會,及相關的基層工會,二者之間在履行職責和義務的時候會有不一致的地方。基層工會的人員任命以及經費來源可能更多的來源于所在的企事業單位,因此在一些事件的處理上可能更傾向于所在的企事業單位。而各級總工會組織更多的履行一些管理和協調的工作,作為黨組織領導下的一個群眾團體,具有相對獨立的部門義務和職責。
4 新時期如何進行轉變
首先,在城鎮化的大潮下,作為工會組織,目前最能發揮作用的在于吸收廣大農民工群體進入到工會組織當中去。由于我國目前戶籍制度的影響,當農民工群體進入到城市打工時,他們并不能享受到城鎮居民相關的一些福利待遇,同時一旦發生利益沖突,也沒有一個組織可以代表他們來維護自身權益。面對這種情況,各級工會組織應當有所作為,積極參與其中,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面臨的困難,從源頭上予以解決,以免矛盾沖突激化,釀成群體性事件。
其次,加強立法參與和政策參與。工會組織作為黨領導下的專門維護職工權益的群眾組織,應該積極參與相關法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這就要求工會組織自身要提高能力和素質,針對新形勢,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樹立依法維權的觀念,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廣大職工的利益。
最后,要重點解決維權機制的有效運作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各種利益沖突開始激化,勞資糾紛日益成為群體性事件的溫床。如何使勞資雙方在法律框架內有理,有利,有節的來協調雙方的關系成為各級工會組織最為核心的工作。這就要求建立起一個平等協商的三方對話協調機制。在這一框架內對一些涉及到勞動關系的調整,勞動爭議的處理等問題進行討論。進而得到妥善的解決。
參考文獻:
[1]范祺.淺談工會組織維護農民工權益的幾個瓶頸因素[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4).
[2]吳麗萍.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的制約因素及完善[J].蘭州學刊,2010(1).
[3]王珍寶.關于工會組織公信力的思考[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2(2).
[4]王占洲.論工會組織與政府監管機構的合作[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10(2).
[5]程梅芹.要發揮工會組織社會管理的作用[J].工會論壇,2008(5).
[6]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課題組.對新形勢下建立和完善工會維權機制的思考[J].中國工運,2007(4).
[7]江蘇省總工會組織部.關于蘇州、無錫、常州三市開發區外資企業黨工組織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J].江蘇工運,2007(3).
[8]王建平,黃愛新.工會組織在協調企業勞動關系中應發揮獨特的作用[J].江蘇工運,2007(7).
[9]詹軍.對農民工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國工運,2007(7).
[10]張俊喜,馬鈞,張玉利,等.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11]卓金祥.組織農民工加入工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J].中國工運,2007(3).
[12]張安順.非公企業組建工會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3).
[13]曹志剛,胡吉.試論非公有制企業工會組織的建立[D].廣州:中山大學社會學系,2006.
[14]陳伯章.企業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鐵道工程企業管理,2010(1).
[15]張安順.非公企業組建工會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2).
基金項目: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院校課題“工人維權下的政府職能轉型”(項目編號2013014),課題負責人:蔣舟。
作者簡介:蔣舟(1987-),浙江義烏人,碩士,助教,從事經濟與金融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