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以學科知識為基礎的課程內容,存在著理論性過強、實踐性差、內容陳舊,沒有體現現代飯店管理的新發展及對技能管理人才的新要求,與企業崗位工作、崗位能力要求銜接不夠等等問題。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高職課程的教學內容越來越需要從知識導向向行為導向轉變。為做好《飯店管理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特以我院為例,對此做一初步探討。
關鍵詞:飯店管理概論 教學內容 高職教學
課程內容是一門課程的內核,具體的課程內容之于教學而言,本質上影響著教學活動,影響著培養人才的質量。
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發展,《飯店管理概論》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斷的調整,新版教材不斷推陳出新。然而一門課程中,哪些教學內容是必須有的,哪些教學內容是可以刪減的,并非取決于教材內容的編排與有無,而應當取決于教學目標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結合實際教學,重新設計教學內容。
1 《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內容設計的原則
1.1 “職業性、開放性、實踐性”的原則
《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內容的職業性,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緊緊圍繞著培養專業酒店人才展開;這門課程的開放性,要求課程內容在設計中必須重視行業、企業的需求,做好調研;這門課程的實踐性,體現為教學內容應為解決酒店實際問題服務,能勝任具體工作崗位的。
“職業性、開放性、實踐性”決定了《飯店管理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應當基于行動導向。
1.2 “適度化、模塊化”的原則
《飯店管理概論》教學內容設計,還應該遵循“適度化、模塊化”原則。
所謂適度化,就是在專業理論基礎上的講授要少而精,要以夠用為度,不追求專業理論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而嚴格按照職業崗位的需要去精選適合的專業理論知識,職業崗位需要什么就學什么,需要多少就學多少。所謂模塊化,就是將傳統的追求知識系統性的教學改為分段教學,突出其中的重點內容,以適合高職學生的“口味”,便于高職學生的學習。
2 我院《飯店管理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
2.1 調研企業、畢業生需求,有的放矢的確定學習領域
目前,高職層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職業(崗位)群,是酒店各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中級工和高級工。《飯店管理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當圍繞這些崗位要求而展開。
然而,根據我們對酒店行業和畢業生的調查,發現《飯店管理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存在以下問題:①課程內容重理論輕實踐,與職業崗位脫節;②課程內容缺乏創新,比較乏味,不能與時俱進。
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認為,可以借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思路,遵循:工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行動領域架構——學習領域的過程。具體設計如圖1:
2.2 項目化、模塊化思路,合理分割教學內容
項目化、模塊化教學是當前高職教學方法改革的常用方法,優點是能簡化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績效。
為此,我們將圖1中的學習領域,融入了項目化教學的思路,進行重新編排、整理,形成了7個有機的教學模塊,詳見表1,表2。
表1 《飯店管理概論》課程教學內容安排
■
2.3 融入企業資源,編制實習案例庫,充實模塊化教學內容
綜上,有了模塊化設計,進而如何做好每個教學模塊的教學內容設計呢?我們認為,這部分教學內容的設計需要量身定做,最好能融入企業優質資源,與合作企業合作,共同編制校本教材或案例集,充實教學內容,配合教學。校本教材或案例集可以將雜亂的教學經驗進行歸納整理、使之系統化,既是對教學內容的創新,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了高職教育改革的“職業性、開放性、實踐性”原則。
目前,我院與淮安神旺大酒店、無錫艾迪花園酒店、淮安紅禧會餐飲集團緊密合作,通過平時調研、訪談等方式,我們收集并整理了一系列的身邊案例,并匯編成冊,充實到每個教學模塊中,在教學中加以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教學反響。
3 小結
課程內容改革是課程改革的重要方面。高職《飯店管理概論》作為一門核心課程,其教學內容只有依據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教學目標,有的放矢的加以設計,堅持調整和創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績效。
參考文獻:
[1]陳志剛,劉宏申.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北方經貿.2008(05).
[2]白文靜,謝雅琳.淺談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改革[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1).
[3]張麗萍.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習領域課程體系構建[J].職教通訊,2011(02).
[4]侯明賢.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習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