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和值班制度是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按照一切為學生著想的原則,本文通過分析頂層設計、嚴抓共管、親力親為,一切為學生著想,進而為做好學生工作奠定基礎和提供保障。
關鍵詞:學生 生活 教育
2013年7月5日下午,在學校黨委副書記黃仕初、學生處處長唐左及各二級學院(系)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一行70多人驅車來到了陽江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學生工作交流,受到了該院吳教育院長、黃廣珠副書記、阮奕光副院長等領導的熱情接待。
交流會在該校行政樓會議室舉行,會議由副院長阮奕光主持,吳教育院長以“探索工作新路 打造文化校園”為主題介紹了陽江職業技術學院近幾年的發展情況,并就輔導員隊伍建設和值班制度等方面談了具體做法,使湘潭大學交流人員收獲良多?,F將個人感受總結如下:
1 做好頂層設計,樹立遠大目標
從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歷史來看,它從小變大,經歷了五十多年的風風雨雨,最終由一個名不經傳的培訓機構成長為一個綜合性職業教育院校,所有這些離不開歷屆領導的努力奮斗,傳載了符合陽江職業技術學院本土發展策略的路徑,從而使該學院成為廣東二百多所高職院校中的奇葩。
2 嚴抓共管,一視同仁
“無規則不成方圓”,在吳教育院長的領導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考評方法,打破原來不符合高職院校發展的陳規陋習,使學院的發展走上了快速道。
學院學生人數從4000多名發展到今天的8000多名,同時根據當地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開發訂單式人才培養方式,使畢業生能夠很快適應企業的發展,從而提高學院在社會企業中的知名度。同時,在加大科研方面力度,鼓勵各學科老師發揮自身優勢,在經費和職位晉升方面給予相應的補貼、照顧,從而形成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科研風氣。
3 親力親為,一切為學生著想
學生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根本,學生工作做得好不好,關系到整個學校的發展和聲譽,為此,吳教育院長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督促每一位輔導員把工作做好、做細,同時加強宿舍管理,建立輔導員值班制度,深入了解在校學生的動態,把一切不良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經過將近三小時的學習,讓交流人員深刻認識到自身的責任重大,作為一名二級學院的輔導員,應該扎扎實實做到:
3.1 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
思想素質和理論水平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這是從事這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在日常工作中,首先多學多看,不斷將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融入到工作實踐活動中。其次,在作風上,全面貫徹落實“嚴、實、精”三字方針。
所謂嚴就是對自己、對工作要嚴格要求,對待學生工作要認真仔細,不能馬虎、松懈和拖拉;實就是在工作過程中實實在在,表里如一,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精就是落實到工作中,就要精益求精,不應付,同時還要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做到誠實守信,做事始終堅持原則,言行如一,并且要有寬廣的胸懷。
3.2 堅持以學生為本、塑造高品質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行動需要思想作先導,而思想又源于環境的塑造。因此,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的個性化趨勢逐漸明顯,增強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是以學生為本開展思想教育的目的,充分體現學生的地位和價值,給予學生尊重和重視。為了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就需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內心需要和興趣愛好,在開展學生思想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遵守先疏后導的原則。
對于在校生,從新學期開始,通過召開班會、走訪宿舍,找學生談心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進而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便于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為以后開展學生工作奠定基礎。
3.3 加強學風、班風、舍風建設
對于高素質的學生來說,優良的學風、班風、舍風是重要的因素。優良學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通常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對于新生來說,學風問題需要早抓和嚴抓,在整個教育工作中,始終貫穿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思想。一方面,對于該校的考勤制度要嚴格執行,學習部干部要對每堂課的出勤人數進行核實,曠課的學生名單由學習委員進行記錄,進而對學生上課的出勤率進行控制。另一方面,采取說服教育的方法對個別懶散的學生進行管理,讓這部分學生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重歸課堂,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在建設班風方面,將培養學生干部作為工作的重點,無論在實踐中、工作中,還是學習中積極鼓勵班委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配合學生會建立和完善的班委干部例會制度,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
3.4 加強安全教育
通過組織班會和相應的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安全(消防、交通、財產、人身等)教育。為了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班主任和輔導員不分節假日手機必須保持24小時開機,同時班級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理機制,在學生發生突發性事件時,要求各班班委會成員以及各宿舍長及時向輔導員報告,并且班主任和輔導員在第一時間到場。對于存在特殊情況的學生,在保護個人隱私的情況下,要求其他同學給予關注。放假前夕,提醒學生注意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
3.5 關注貧困生
在學生當中,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核實情況后,需要給予幫助。在對困生進行評定時,為了確保評定的公平、公開、公正性,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初評、復評,最后進行公示,爭取將國家、學校的優惠政策惠及每一位貧困生。在對學生進行物質幫助的同時,也要在思想上給予幫助和教育,對于貧困生學校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經常性地與之進行溝通交流以及談心等,幫助他們消除心中的自卑感,使他們重新振奮精神,安心學習。
對于班主任或輔導員來說,學生工作是繁雜的,在工作過程中,本著一切替學生著想的原則,要任勞任怨、腳踏實地地做好工作,關注學生,熱愛生活,為學校國家骨干院校的建設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李丹艷.豐富組織生活 增強學生黨員黨性——以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12).
[2]許建素.讓創新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談談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J].價值工程,2010(30).
[3]盧耀美,郭春榮.大四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生活事件應付方式的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17).
作者簡介:莫通智(1981-),男,廣東湛江人,老師,助教,研究方向:地方公共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