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應用型人才,在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存在著兩方面重要關系:學校服務于二級學院,二級學院服務于教師和學生,本文旨在通過信息化教育管理平臺來優化這兩方面關系。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管理平臺 優化 教育管理 服務
1 目前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現狀
高等職業教育源于市場,在發展過程中與市場相互促進互為利用,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服務于區域經濟。隨著高職院校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簡政放權,管理重心下移,校級管理由日常管理向指導、監控、檢查、考核的職能轉變,將日常管理的重心下移到二級學院身上。
目前高職院校辦學規模正在擴大,同時也在探索加強教育管理的改革。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各高職院校開始推行和加強二級管理,并進行相應的內部管理機制改革,校院二級管理體制被廣泛推行。在高職教育發展到今天,各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創新二級管理機制,加大管理改革力度,提高管理水平,進而保證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科研、服務社會和學生管理等各項工作任務。
整合知識、傳承文化是一般大學的重要社會擔當。高職教育是崗位技能教育,培養高職學生是為社會輸送動手能力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心態健康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其情商水平日益受到關注,用人單位普遍認為“智商決定錄用,情商決定提升”。這一形象的說法,表明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有專業的知識、健康的身體,還要有高尚的人格、優良的品質、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因此,高職教育要實現其特定的社會導向功能。
2 學校如何通過信息化服務于二級學院
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育管理并不是少數教育管理人員的事,而是需要全校師生的參與,相當多的數據信息來源于教師和學生。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更應該轉變觀念,共同參與到信息化教育管理中來,提高學校教育管理的效率,達到共同管理的目標。
學校機關各職能部門需要明確自身責任與義務,并做好相應的信息儲備及數據準備,從而方便各二級學院師生查閱共享。例如:教務處每學年初需提供全校各二級學院在校生名單,以便教師查閱登記教師手冊;在每學期開學前一周教務處的教師及學生班級課表可以分別讓教師及學生登錄查閱下載;教師授課最新教材應該通過學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直接通過教工號登記領取;在每學期開學前一周學校本學期教學周校歷可以查閱下載。人事處需要存有全校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自然情況電子信息,可以充分利用遼寧省高等學校教職工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已達到不同人員具有查閱相關信息的不同權限。科研處也可以直接從遼寧省高等學校教職工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導出全校相關人員具體時間段的科研工作量,教務處也能導出全校教師具體的學期教學工作量。督導作為學校教學質量監控的職能部門,可以在校園網設立與學生互動的有關教師教學情況反饋信息渠道,及時掌握教師授課情況,可以采用學生信息員機制。學生處需提供學生的自然情況電子信息,以方便相關輔導員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學生的思想管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籍若有變化,需要學生處及時更正并一并傳給教務處。
學校機關各職能部門通過信息化教育管理平臺可以在繁瑣的日常工作中擁有對自身工作進行研究的更多時間,能夠給學校管理者提供更為準確可靠的研究數據,從而使學校管理者制定出更加科學的管理辦法。進而實現“以管人為中心”的管理變為“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為人的發展而服務”的學校管理。
3 二級學院教育的目標產品是高素質的技能應用型人才
二級學院的管理人員也要做研究型教學管理人員,應該懂教學、懂管理、懂研究。目前高職院校的二級學院每天忙于具體繁雜的日常教學管理,還需要承擔教學、科研等重要事務,信息化教育管理平臺就要充分考慮利用現有的校級各類信息管理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數據共享。信息化教育管理平臺就是要實現二級學院管理者及教師擺脫繁雜的日常教學管理,而真正投入到教學研究中來,全面提高教學研究水平,培養出高素質的高職畢業生。學校的管理應充分考慮全體師生員工的利益,因此,二級管理過程中做到以人為本尤為重要。
二級學院首先在每學期期末將下學期教學任務下達給具體教師(包括外請兼課教師),并反饋給教務處相關信息,以便教務處在開學前將課程表合理排好。在每學期期末有具體授課教師將下學期所授課程教材確定,并將需要情況上傳至二級學院教育信息管理平臺,依據學生及授課教師所需教材情況,由二級學院統一上傳至教務處教材科,保證在放假前授課教師和學生可以領取到新學期教材。對于外請兼課教師本人需要在開學前一周到人事處網站下載《外請兼課教師協議書》填寫一式三份,并同時將個人自然情況錄入到二級學院教育管理信息平臺,由二級學院統一上傳人事處。
二級學院開學后需要做的具體日常教學管理工作包括:
學期初教師(包括外請兼課教師)須將設計好的相關課程教學日歷電子上傳到各自學院,再由各學院統一上傳至教務處,需要可以下載打印;二級學院專業主任須將各教師本學期所授課程具體要求提前一周上傳從而方便教師查閱。處理教師的日常調補課信息,若是突發事件調課,只需經過向二級學院領導請假,由教學秘書直接通知學生停課一次,事后補辦補課;若是有提前量的調課,需教師本人通過教育管理信息平臺填寫調補課時間地點,系統提示二級學院領導批示上報教務處,教學秘書下載通知學生。
目前手機上網已逐漸成為上網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管理軟件開發上要注意考慮充分利用手機可以及時準確的加以提示。要實現高效的信息化教育管理,必須建立一套與之相適應的學校教育管理制度,作為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為了能保證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有效運行,要對各種信息作科學分類,明確對信息的采集、修改、發布者和使用者的責任和權限,各類信息要有責任人審核、管理。只有對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作出相應的規定,才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有效,信息化教育管理才能真正發揮功效。高職院校信息化教育管理應本著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技能應用型人才,以服務溝通為主導,做好以師生為本,人性服務,提前服務,精準服務,實現教學資源高效配置,促進二級學院的各種利益相關者的高滿意度。
4 結束語
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育管理平臺是要實現管理事務的業務流程化,對管理流程進行重組,使學校全體人員擺脫冗余重復性工作,更多地投入到教學及教學管理研究中,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將常規事務實現流程化、數據化,真正達到隨時適應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學校管理機制,向社會輸送優秀的高職畢業生。
參考文獻:
[1]李梅,潘金豹,秦嶺.創新大學二級管理運行機制[J].北京教育,2012(10):51-53.
[2]衛金磊,陳迪.院系級過程化教學管理系統的構建[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4):41-44.
[3]劉慶業,容華,韋素玲,王志星,蒙冕武.高校二級學院網絡化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0(30):33-34.
[4]黃道平,王玲仙.傳承與轉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發展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3(5):63-66.
作者簡介:遲俊(1976-),女,遼寧鞍山人,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軟件工程碩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