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收集生產與生活實踐中電動機應用實例,對相關電動機結構進行拆解,拍攝照片與錄像,獲取教學資源,編排教學課件。針對高職教育理論教學特點與教學定位,結合實踐,向學生講授電動機結構與原理內容,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動機結構 高職教育 教學
0 引言
電動機知識是很多機電學科的必修知識之一。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的很多專業都開設了涉及電機內容的電氣控制與PLC、電機拖動、機電設備維修等課程,而電動機結構與原理是這些課程的理論基礎知識。
高校必須重視這類教學內容,實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因為電動機在我國有很大的應用范圍,和學生日后的就業崗位息息相關,一般的用人單位在選擇人才的時候都會考慮其是否掌握這門課程。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門課程,必須在理論教學中擴充一些教材以外生產實際中的實例,擴充教學資源,增加教學信息量。在滿足教學大綱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1 教學準備
利用業余時間,收集電動工具、紡織、水泵、氣泵等使用的電動機,并對部分電動機的結構進行拆裝,充分了解多種電動機的結構、功率和造價等。充分了解電動機維修工藝過程,拍攝現場照片和錄像,將相關內容整理成為教學課件。圖1和圖2為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電機實物圖。根據不同課程要求,確定相應教學方案。
2 課堂教學設計
首先,向學生簡要介紹一下教學課件中用到的電動機圖片,之后講述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圖3為三相異步電動機原理課件講解圖。通過講解使學生了解電動機的基本原理,基本工作部分包括定子繞組和轉子繞組,普通直流電動機的定子繞組和轉子繞組均通以直流電,三相異步電動機定子繞組通電,而轉子繞組不通電,但有感應電流,電動機依靠導線在磁場中受到作用力基本原理工作。向學生介紹電動機結構類型,按結構和工作原理劃分:直流電動機、異步電動機、同步電動機。感應電動機可劃分:三相異步電動機、單相異步電動機和罩極異步電動機等。向學生講解電動機結構時,以帶入教學現場的鼓風機用的小型電動機為例,向學生首先說明銘牌上的參數含義,一邊講解,一邊演示,詳細介紹課件中的電動機結構及其應用場合。向學生提供參考教學資源網站地址,并簡要說明電動機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
具體課程進行方式為:①以班次為單位,在理實一體化教室(多媒體室)集中進行,由專任教師結合實物、影像資料片、PPT進行理論教學。②在理實一體化教室(電機實訓室),由實訓指導教師結合學習情境,現場演示,并作必要講解后,學生以小組(10~15人)為單位,分3~4組進行電動機拆裝。一位教師負責觀察指導和安全工作。③在理實一體化教室(電機實訓室)集中小結,由每組代表就電動機拆裝實際情況發言,專任教師結合各組具體問題引導同學進行分析討論,并依據檢查結果給每組作出最終評判。
根據本課程特點,恰當采取體現工學結合的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
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進行整合、序化課程教學內容,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模式。在課程建設中,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在教學中建立仿真教學環境,優化教學過程。
教學組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手把手、放開手、育巧手、手腦并用;學中做、做中學、學會做、做學結合。課程教學模式采用任務完全職場化和學習教學工廠化。
教學方法從宏觀層面出發采取六部教學法,(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隨著教學過程的進行學生越來越成為主體,學習情境內容、難度也逐步增加,微觀層面采用現場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分組討論法。教學手段具體采用多媒體教學、仿真教學、立體化教學資源庫教學、網絡教學等。
教學檢測:每個項目訓練,要求學生按照電動機結構和工作原理,在電動機拆裝過程中,采取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的檢測方法。
通過行動導向教學六步法,在任務引領的情況下,學生能發現問題,及時思考,最后通過小組討論、研究,在教師的輔助指導下能解決問題,最終將學習任務完成。本方法能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了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突出重點,調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第一環節:發現探究、呈現任務
一體化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工學一體,拿來一張真正的圖紙,對工作任務、工作條件、工作要求進行描述;讓學生能夠在任務引領的前提下進行一系列的活動,同時在布置任務時,確定讓學生讀懂任務,理解任務。
第二環節: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為資訊,學生接受任務后,同時會下發相關的學習頁,即電動機拆裝工作任務單,在此任務單中會有一系列的輔助任務的活動,學生會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查找資料完成一系列的活動,這些活動都是為完成本任務做鋪墊;教師進行輔助指導。第二部分為制定工作計劃,小組的每個成員根據咨詢中掌握的資料都要制定出自己拆裝的計劃,在計劃中要有電機結構和工作原理知識的體現;教師要做輔助指導。第三部分為決策,每個學生都已經制定了一份電機拆裝的計劃,那么這個計劃是否可行?是否合理?是否已經能夠完成階梯軸零件的加工?需要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進來,共同商討,最終將實施性及可行性較好的工作計劃決策出來。并且要進行展示,談一談為什么你的計劃是這樣的?你的計劃是如何制定的?第四部分為實施階段,在實施之前指導教師要進行規范的操作示范,學生較多時,可采用為對每個組的組長進行集中示范的方法,同時記錄員做有效的記錄,然后組長負責將規范傳遞給組員。示范之后學生到指定的工位進行拆裝,按照制定好的計劃一步步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在任務實施時,每個組都會有一份任務實施單,里面包含拆裝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安全及事故防范,工藝管理流程等內容。第五部分為檢查階段,學生將拆裝好的電動機進行展示,檢查自己的電機結構裝配,線路連接等是否與任務中的要求相符。
第三環節:交流評價、分享成功
采用的評價為自評、互評及教師評價;可以使學生更清晰的認識拆裝實訓中所遇到的問題,加強記憶,理解。也可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理實一體教學法,在任務引領的情況下,學生能發現問題,及時思考,最后通過小組討論、研究,在教師的輔助指導下能解決問題,最終將學習任務完成。
3 教學總結
教學設計緊緊圍繞課程標準,結合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最終考核以學生實際加工產品的質量進行綜合評價。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始終參與其中,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掘和提高。
教學緊扣生產生活,總結經驗,向學生傳遞的生產實踐信息量較大,拓寬和擴充學生思路與見識,通過和學生交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5.
[2]安生輝.對電機及拖動教學改革的探索[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1(5).
[3]劉姣姣,李家坤,黃偉林.高職高專電機與拖動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4]禹祿君.探究理實一體化教學新模式[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
[5]趙春江.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分析與思考[J].成人教育,2012(12).
[6]張桂金.《電機安裝維護與故障處理》課程一體化教學探索[J].價值工程,2011(7).
基金項目:2012年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茖W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NJSY12297。
作者簡介:趙春江(1967-),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機械制造技術、機加工企業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