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和信息現代化步伐的加快,由信息技術、商務技術和管理技術相結合而創生了信息時代的現代生產力。目前,移動電子商務已占領大部分市場,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且其前景普遍被業內人士看好,各大商家也在不遺余力地開發其潛力以謀取最大收益,移動電子商務正以強勁的生命力推動著部門經濟、區域經濟、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躍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移動電子商務 “微信營銷” 優勢 不足
1 移動電子商務的概念
移動電子商務就是利用手機、PDA及掌上電腦等無線終端進行的B2B、B2C或C2C的電子商務。它將因特網、移動通信技術、短距離通信技術及其它信息處理技術完美的結合,使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隨時隨地、線上線下的購物與交易、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交易活動、商務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等。簡而言之,它告別了傳統電子商務的交易形式,使交易過程更加方便、快捷,增強了可操作性和靈活性。
2 何為“微信營銷”
微信是騰訊開發的一款火爆的通訊軟件,擁有大批使用者,其中包括個人、企業、公共機構等。微信商城(以下簡稱“微商城”)是騰訊公司利用“微信”這一社交軟件拓展開的進行商品交換、提供勞務的一個平臺,也是微信營銷的主要構成部分,“微商戶”大到企業小到個人都是“微商城”的參與者,用戶可以通過掃描識別二維碼、關注企業微信公眾賬號等方式來關注商品的動向、折扣、優惠等;再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自己的“朋友圈”進行品牌代理、海外商品的代購,減少了產品宣傳成本,更直接的與顧客交流;除此之外,目前一些打車軟件、理財軟件、話費充值業務也綁定了微信平臺,讓移動電子商務開始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細節之中,開啟了O2O的營銷模式。以上所述都是微信營銷建立的一種表現。這種營銷方式帶來的影響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還需要在實施中不斷觀察、探討,才能得出結論。
3 “微信營銷”帶來的商機和優勢
3.1 微信擁有廣泛的使用人群 自2011年1月上線以來,微信僅用了4個月時間就將用戶數發展到了3億人,擁有全中國最大的手機用戶基數,相對于“淘寶網”、“京東”、“聚美優品”等電商,微信的優勢在于能提供給用戶一對一、一對多的聊天功能、視頻功能、娛樂游戲功能等,這為后期拓展營銷功能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減少了“另起爐灶”的成本,只需要借助微信的影響力進行宣傳,就能將“用戶”變為“買家”,所以利用微信開手機旺鋪做生意將有可能成為中國移動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
3.2 微信營銷成為企業拓寬營銷渠道的途徑之一 目前各大商場都已經推出自己的公共微信平臺,顧客只需要掃描商場的二維碼就能接收商店發來的圖片、折扣優惠信息,就能更直觀更快速的查到喜歡的商品。對于企業來說,相當于將其微信公眾賬號變成了一個APP,但卻省去了開發、維護的繁瑣環節,代替了以往向顧客推銷的方式,由最開始的電話通知、短信通知到現在的微信推送,利用圖文并茂的描述,使顧客能更加詳細地了解該商場的新款商品。總之,這一營銷渠道的增加,為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客戶。
3.3 簡單易操作,增加創業途徑 據了解,商家進入“微信商城”的要求并不高,網頁制作也并不復雜,對于個體來說,更是可以利用“朋友圈”已建立的朋友親屬關系進行口碑宣傳,分享自己的店鋪鏈接。我認為,其操作的技術性不高,難度小,進入門檻低的特點會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作為自己創業的起點,而微信營銷也很有可能掀起一股創業熱潮、緩解就業困難。
3.4 電商之間的良性競爭促進市場的有效發展 微信將通訊平臺擴展到營銷平臺,加入移動電子商務的競爭,無疑給了同行沉重一擊,但是激烈的競爭不僅能促進電子商務的不斷進步,還能讓各大電商互相學習、相互合作,創造雙贏局面,給顧客帶來更便捷、更高校的服務,形成良好的市場氛圍。
3.5 全球化發展,達到軟件發展新高度 目前不僅國內用戶在用微信,很多國外用戶也在用微信,軟件上線兩年來用戶每天都在增長,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5種不同語言的版本,它不僅打破了文化壁壘,還做到了讓國內產品出去,讓國外產品進來,可以說微信連接了朋友和世界,在其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微信營銷最終也會遍布全球,創造高人氣高收益,打破西方對“中國制造”的刻板成見。
4 “微信營銷”存在的不足
4.1 硬件設施不完善,安全問題存在隱患 安全問題主要在客戶支付環節產生,這是移動電子商務的通病,不僅僅針對“微信營銷”。這種安全威脅主要來自于移動終端不完善、軟件病毒侵入、移動商務平臺運營管理漏洞等方面,當然也存在人為原因——商家的欺詐行為。所以軟件開發商還需要不斷完善對購物交易平臺的管理和系統維護。
4.2 顧客消費易遭遇陷阱 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常常出現商家給出的商品信息與顧客收到的貨物不相符的情況,而在“微信商城”交易中,買賣雙方的信息并不對稱,顧客對于商品的產地、規格、原料來源等方面都沒有深入的了解,雖然相對來說,企業信譽度高于個體,但還是有可能出現欺詐行為。還有許多通過“朋友圈”發布商品信息的個體,并沒有通過實名認證,也沒有交納保證金,成交方式通常是先付款后發貨,多數都是打到賣家銀行卡號上直接交易,少部分賣家會借助支付寶平臺,再加上商品圖片、購買小票等依據都有作假的可能,所以對于其銷售的產品,我們無法判斷真實性,顧客容易受到“朋友”“親戚”關系的蒙騙,降低自己的安全意識而受騙。
4.3 宣傳缺乏主動性,與顧客互動生硬 雖然掃描二維碼是顧客快速添加企業公眾賬號,了解企業品牌的有效方法,但一些企業僅僅依靠“請掃描二維碼”這種簡單直白的營銷方式并不能吸引顧客,對于部分小企業小商戶來說,顧客如果不掃描二維碼,那無論其商品質量有多好,促銷活動多優惠都是徒勞的。再者,微信雖然提供給企業與顧客深度交流的機會,但顯然許多企業沒有充分利用這個優勢,推送消息內容生硬,回復千篇一律,這大大降低了顧客繼續了解的興趣,沒有達到有效廣告的作用。
4.4 投資成本高,回報周期長 對于銷售方來說,一對一、個性化的銷售方式提供了與顧客深度交流的機會,但卻投入了過多成本。目前,許多企業接受移動電子商務的形式,但并不認為它是必要的,正是由于對于部分企業來說,投資報酬率太低;對于購買方來說,利用智能手機、PDA等設備進行購物雖然大大增加了其便捷性和靈活度,但是由于移動設備網絡建設的不夠完善,耗費的流量費遠遠高于固定網。
4.5 售后服務不完善、監管力度不夠 網絡購物難免上當受騙,相較于“淘寶網”,購物功能只是微信功能的冰山一角,所以難免出現“多而不專”的情況,在售后服務方面不夠完善。
另外微信上許多賣東西的是個人,沒有營業執照,但是目前由于我國的《消費者保護法》針對的對象是經營主體,所以當顧客買到假貨后,無法尋求“315”維權部門的幫助,政府也沒辦法監管,顧客只能吃“啞巴虧”。
微信營銷推動了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移動電子商務也為微信營銷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并且在目前看來,其帶來的利益遠大于存在的不足,相信在這個科技不斷進步、社會文化進步、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微信營銷將繼續揚長補短,完善功能、拓展市場,給客戶帶來新的體驗和驚喜。
參考文獻:
[1]程小永,李國建著.微信營銷解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營銷革命[M].北京市: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04.
[2]呂廷杰編著.移動電子商務[M].北京市: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1.06.
[3]左佩佩.微信營銷存在的問題探析[J].中國商貿,2013(36).
作者簡介:
童雅男(1993-),女,貴州遵義人,研究方向:人文社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