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敢拍著胸脯說會洗衣服,但絕對沒把握說會洗內褲。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螨蟲以及其它寄生蟲遍布其上,洗不干凈,你敢穿嗎?
基礎洗法大比拼
襠部是內褲的清潔關鍵,除了手洗外,常常被嗤之以鼻的機洗也能實現清洗干凈,此外婦科疾病期用水煮內褲也是除菌消毒的好辦法。
手洗
優點:更私密,更干凈。
缺點:容易沖不干凈。
注意:匆匆忙忙地揉兩把不僅洗不干凈,還容易讓分泌物與皂液混合殘留。
女性的陰道是酸性環境,而肥皂是堿性的,清洗時酸堿接觸生成鹽,如果不及時沖洗干凈的話,時間長了,內褲就會發硬,不利于健康。
最好能打好肥皂后認真地揉搓3~5分鐘,讓細菌與肥皂充分接觸。揉搓完畢后,一定要在流動的水中充分沖洗,把肥皂泡沫徹底洗凈。
機洗
優點:沖得干凈,殘留少。
缺點:二次污染較重,重點污漬照顧不到。
注意:其實洗衣機里的細菌大多是我們平常會接觸到的,致病菌其實不多,當然最好在洗之前,先檢查一下洗衣機是否有異味、有發霉物等,如果有,要先用清水或適量84消毒水等給洗衣機“洗洗澡”。
為防止細菌滋生,應在洗衣機洗完后30分鐘內將衣物取出,一旦超過1小時,就需重洗。
熱水煮后洗
優點:傳統方法水煮內褲,用于徹底殺菌消毒。
缺點:對內褲的損耗較大,容易使其變形。
注意:對于患有霉菌或滴蟲性陰道炎的女性,這種方法是最好的除菌方法,最好沸水煮30分鐘左右。
不同材質,不同的洗滌劑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林宜君指出,能夠起泡的清潔劑就能破壞內褲上的污漬蛋白。但每一種材質的內褲都有不同的材質屬性,按照屬性來選用洗滌劑,既能延長小內內的使用壽命,還能讓污漬、汗漬去無蹤。
棉麻小內內
無論內褲款式多么拉風,至少襠部確保是純棉材質。吸濕性和透氣性很強,對皮膚無刺激性,牢固耐洗、容易起皺和縮水。最好用弱酸性洗滌劑,水溫控制在40℃以下。
莫代爾小內內
灌木林制成木質漿液后經過專門的紡絲工藝制作而成,是一種纖維素纖維,與棉一樣同是純正的天然纖維。輕盈具有光澤。不刺激皮膚,吸濕性強,不易起皺,但容易縮水。使用弱堿性洗滌劑,水溫在30℃以下。
雪紡小內內
雪紡是絲產品中的紡類產品,織物輕薄、透明、柔軟、飄逸。內褲輕快涼爽,美觀度不錯。洗滌劑最好使用中性,洗滌溫度控制在30℃以下。
聚酯纖維小內內
輕盈,能像橡膠一樣延展,彈性極佳,在紫外線下白色容易發黃。采用弱堿性洗滌劑,30℃以下水溫洗滌。
曬不好,更臟
有網友看著窗外昏黃的天,發出感慨:洗干凈的內褲遇到霧霾天會不會越曬越臟?會!因此,怎么曬更健康比洗干凈更重要。
不能暴曬。洗凈的內褲一定要在太陽下晾曬,紫外線可以殺滅上面的病菌,對健康非常有益。但內褲不能暴曬,強烈的陽光會讓內褲變硬、變形。如果實在曬不著太陽的話,也一定不要放在潮濕的衛生間里晾干,應該掛在陽臺等通風的地方自然晾干。
翻面曬不健康。大家習慣性地把衣服翻曬,認為干得快,但空氣中的煙氣、粉塵、微生物、硫化氫等有害物質隨著空氣的流動而飄浮,當翻曬內褲時,這些有害的物質就會粘附在內褲貼身的一面,穿到身上后,就容易引起過敏發癢,甚至誘發各種皮膚炎癥,還可能引起婦科疾病等。曬內褲不必翻面,收衣服時還應抖一抖上面的塵埃。
小內內的奇葩洗法集中營
和襪子一起洗
襪子是各類細菌的沃土,內褲和襪子一起洗,不僅高估了洗滌劑的清潔能力,還低估了沾染了混合有真菌、細菌、霉菌的污水造成的惡劣影響。
攢起來一起洗
內褲過夜容易滋生細菌,且增加清洗的難度,即使隔天再洗,也不一定能完全洗凈。另外,你不知道的是許多昆蟲也喜歡女性內褲……
和家人內褲一起洗
男女老少的內褲一起洗,各種內褲上的汗液、分泌物混合起來,再加上工作量大,沖洗不干凈,霉菌病毒流竄是必然的。
藏在衛生間陰干
選擇這種方式晾曬大多迫于無奈,或者干脆洗完澡后忘在了衛生間,濕氣較大的衛生間是霉菌繁殖的好環境,這對女性生殖健康影響較大。
買來直接穿
內褲在制作過程中為了美觀,經常使用多種化學添加劑。尤其是甲醛殘留,對身體傷害最大。
沐浴露洗內褲
沐浴露什么特點?溫和、香。沐浴露不能有效地殺菌,香味對生殖系統也有刺激。
分泌物的小偏方洗滌法
黃漬:漂白水清洗
分泌物里的乳酸菌氧化就會變黃。漂白水適用于襠部發黃,且舍不得扔的內褲,讓內褲上尷尬的黃漬輕松除去。但漂白水的氯化物刺激性較強,注意漂洗徹底,避免殘留。
血漬:冷水+洗衣液
血漬要用冷水清洗,因血遇熱會凝固,剛沾染上時,應立即用冷水清洗。內褲干的時候,用洗衣液原液涂抹在污漬處;涂后不要馬上洗,靜置5分鐘,再正常洗滌。如果血漬已經干硬,可以用消毒傷口的雙氧水滴在上面,血漬就能有效分解。
白帶:中性或弱堿性洗液
選用中性或者弱堿性的清洗液。過度使用酸性產品容易導致霉菌滋生,因為霉菌喜歡酸性環境。而使用PH值接近水的中性弱堿產品清潔,有利于預防霉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