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止痛藥、暖寶寶貼,大到珍貴溫補藥材,全世界90%的女同胞們奔走在甩掉痛經的路上。她們不時被“痛經膏”、“藏藥”、“30天擺脫痛經”等不靠譜小廣告所惑,也曾對“巧克力能緩解疼痛“、“生過娃就不痛”等傳說深信不疑。你不知道的是,擺脫痛經方法雖多,管用的不多,教你一招——看體質。
每個年齡段的痛點
在青春期和絕經期之間,大約40年的時間需要應付著月經。隨著年齡的增長,月經也會隨著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每一個年齡段的疼痛也有所不同。
20~29歲
這個年齡段,你已度過青春期的不穩定期,月經已經變得有規律和節奏了,這就是為什么你這期間最容易懷孕。
可能的疼痛:痛經,大部分痛經是由前列腺素引起的,這是一種能導致子宮收縮、肌肉痙攣的脂肪酸。前列腺素是脂肪的副產品,所以,在這期間,建議你為自己制定一個低脂食譜。
30~39歲
你原本可以計算的經期不再準時了,這是因為荷爾蒙的變化。你的月經更加頻繁,出血量更多,出血期更長,可能會達到6~7天。
可能的痛苦:經前綜合征從30多歲開始。甚至在月經前2個星期,你就可能感覺到癥狀:膨脹、頭痛、背痛、容易發火、沮喪、焦慮以及疲倦等。導致經前綜合征的原因非常復雜,并非僅僅和荷爾蒙有關,控制情緒的大腦化學物質的變化,如復合胺、多巴胺都可能是原因。
40歲后
接近絕經期,在2~7年的階段里,經期會變得不規律。月經次數變少了,不過,也可能是次數多,但每次月經都非常少。雌激素和黃體酮的變化在繼續。有些女性,在這期間,可能會經歷一個雌激素太多的階段。
可能的痛苦:經歷經前綜合征。如果你屬于雌激素分泌過多的情況,那么乳房脹痛、變軟都可能在月經前的兩周發生。
按體質擺脫痛經困擾
對于綿延幾十年的痛經問題,大多數女性選擇能忍則忍,喝點紅糖水、吃點止痛藥,或者吃一些中成藥稍作調理。假如熱性療法碰上寒性體質,反而會讓疼痛更甚,要想不痛最好按體質調理。
氣滯血瘀
疼痛指數:★★★★★
最顯著的特征是舌頭發紫、發暗,小腹脹痛,伴有乳房脹痛,乳頭觸痛,行經量少且多血塊,有患者會疼得嘔吐。
傳說中的陣痛寶:巧克力、蛋糕等甜食。
說巧克力管用的人,有兩種:一種堅持認為,可可堿可以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有助于緩解因子宮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子宮收縮和痛經心理作用;另一種吃貨,不需要理由。專家認為,甜食鎮痛能起效關鍵在于轉移了注意力,如果希望巧克力能起到止痛藥一樣的作用是不現實的。
吃什么:魚油和富含亞油酸或亞麻酸的南瓜子、芝麻,都可以促進緩解痛經的前列腺素PG1跟PG3的形成。
專家開方:月經前5天開始針對性調理,可對應選用具有舒肝理氣、化瘀止痛作用的中成藥,如血府逐瘀丸,每次1~2丸,日服2次,紅糖水送服;益母丸,一次1丸,日服2次。
寒濕凝滯
疼痛指數:★★★★☆
這類疼痛十分劇烈,多是由于日常生活、工作的環境經常潮濕、陰冷,或者忽冷忽熱,造成寒氣下結。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熱敷后有所緩解。經血顏色淡,量少,隨之而來的還有腰腿酸軟,手腳冰涼,舌苔發白。
傳說中的鎮痛寶:暖寶寶貼等物理暖宮產品。
最早由日本人發明,利用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對于寒涼體質,暖寶寶發熱貼或者含有中草藥的物理發熱產品,都有助于緩解因為寒濕引起的痛經。但熱性體質使用,不僅沒用,反而更痛。
用什么:在月經來潮之前一周,泡溫水浴可以緩解痛經,如果在水中加入有舒緩作用的浴鹽效果更好。
專家開方:“痛則不通”,濕寒需要溫通,服用一些溫經散寒養血止痛作用的藥。比如桂枝茯苓丸,大丸一次6丸,小丸一次9丸,一日1~2次。
濕熱瘀阻
疼痛指數:★★★☆☆
面垢油光,易生痤瘡,舌苔偏黃,口苦口干,身重困倦,經期時常提前出現,而經血少有血塊,且月經來前3到5天情緒比較不穩定,容易煩躁不安、易生氣,且行經第1、2天小腹悶痛者,偶爾有發燒現象。
傳說中的鎮痛寶:止痛藥。
吃止痛藥要屬最快止痛的方法之一了,許多人擔心吃止痛藥會有副作用,專家解釋,止痛藥在體內代謝很快,約4個小時就排泄出去,副作用不大。但讓人擔憂的是,熱性體質痛經大多因為體內有炎癥,如果因為服用了止痛藥,以為不痛就沒事了,很容易掩蓋體內炎癥,從而延誤治療時機。
專家開方:熱性體質多為體內有炎癥患者, 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切勿亂吃調經止痛藥。
肝腎虧損
疼痛指數:★★☆☆☆
平時腰骶酸痛,每到月經來的那幾天,常會頭暈、耳鳴,而且月經量比較少。先天肝腎有虧損的女性,月經過后還有肚子疼、腰酸腿軟等問題。
傳說中的鎮痛寶:紅糖姜茶。
中醫認為,引起宮寒痛經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腎虛。醫書上極力推薦生姜讓經血通暢,改善痛經的保健功效,在月經前服用可以有效緩解因為腎虛引起的宮寒,不過,生姜只有暖宮效果,要治療根本,還需要溫補肝腎。
吃什么:日??啥喑砸恍┭a肝腎的食物,如枸杞子、銀耳、木耳、椰子、核桃、牛筋、干貝、鮑魚、鴨蛋。
專家開方:要以益腎養肝止痛為治則。生姜、當歸等溫補肝腎時,可以按摩緩解疼痛。掌擦法,用掌擦法橫擦腰部腎俞穴、命門穴,以透熱為度。
肚子痛暗示的疾病
1.經期的腰痛可能是因為子宮后位或其它疾患所致。
2.經期發燒、下腹墜痛可能患了盆腔炎。
3.正常經血呈暗紅色,如果經血顏色為淡茶褐色,或氣味發生變化同時體溫升高和下腹痛,則可能患上了子宮內膜炎。
4.如果痛經越來越厲害、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則可能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