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羽毛球題材的電影《全力扣殺》,再度讓羽毛球王子鮑春來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與鄭伊健、何超儀等影視明星的直接對招,讓他直呼:“打球是我的強項,演戲還需好好學習。”
自2012年踏入娛樂圈以來,自拍、賣萌、犯二,一步步瓦解了鮑春來曾經羽壇硬漢的形象,轉而成為一枚“暖男”,網友們嘖嘖稱贊:“小伙子好帥、好萌!”
然而,一路走來,從體育場到娛樂圈,這個單純的大男孩經歷了同齡人不曾有的一次次轉變與痛苦掙扎。
羽毛球鎮住“多動癥”兒童
修長有型的身材、硬朗俊俏的面孔,時而低頭沉思,時而仰頸傻笑,眼前這位帥氣陽光的大男孩,很難讓人聯想到他孩童時是有多么頑劣不羈。
鮑春來于1983年2月出生在湖南長沙,8歲以前是個十足的“多動癥”男孩。成天在外面瞎跑,儼然是街頭巷尾的孩子王,一回家就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甚至被父母的同事列為嚴重的“危險人物”,都不太敢靠近。據他回憶,小學時,只要下午第一節課的下課鈴一響,他就給自己放了學,關鍵是還把同桌的女同學給帶走了,以致老師“追殺”到他家里。
父親鮑長安45歲才有了鮑春來,他的前面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作為最小的孩子,家里對他的寵愛與管教自然最多。
為了整治他的“多動癥”,父母把他送去學書法,但性格頑劣的他始終沒有被書法治靜,正在父母頭疼之際,8歲的鮑春來卻被相中去打羽毛球。
那天,長沙市業余體校的羽毛球教練來鮑春來所在的學校選拔苗子。運動場上,瘦高的鮑春來像根竹竿一樣,在一群男孩當中鶴立雞群、上躥下跳。活力十足的勁頭,體高臂長的天生優勢,一下吸引住了教練的眼球,他輾轉找到鮑父:“春來是天生打羽毛球的胚子,我們想讓他到體校學羽毛球。”鮑父思前想后,“靜的不行就來動的,讓他每天的力氣有地方可使,就不會整天胡鬧了。”沒想到的是,如此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卻培養出了一個世界冠軍。
鮑春來性格雖頑皮但不叛逆,在父母眼中,他始終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父母決定讓他去打羽毛球后,他就每天乖乖地坐在母親的自行車后座上去體育館練球,風雨無阻,多苦多累也沒和家人抱怨過。
一次練習中,鮑春來在快速、連續接了教練拋來的幾十個飛球后,由于體力不支,不小心絆了一跤,摔倒在地。身體與地面的強烈碰撞,刺激著肌肉的酸痛,讓這個年少的孩子瞬間流出淚來。教練卻在一旁毫不在乎地繼續催促著,“起來,接球!”不等眼淚掉下來,像擦汗一樣,年少的鮑春來利落地把眼淚抹凈,沒有半點怨言繼續接起球來。
如此的跌倒、爬起,反復上演,不足10歲的他一堅持就是4年。期間,他從沒打過退堂鼓,反而用幾分“少年老成”的韻味壓制了自己的“多動癥”,鍛煉了意志與韌性。
也正是基于孩童時代堅持不懈的訓練,在他正式進入體壇之前,便擁有了一名運動員應該具備的技術與素養。
愛在一次次挫敗中到達
2000年,17歲的鮑春來入選了羽毛球國家二隊。同年底,在世界青年錦標賽上,面對各路高手,初入世界羽壇的鮑春來,一路過關斬將拿下男單冠軍。18歲首次參加成人組丹麥羽毛球公開賽,擊敗一眾經驗老道的世界高手,摘得冠軍頭銜。此后,悟性出眾的他便與林丹并稱中國男單“雙子星”。出道早于林丹的鮑春來,名聲還一度在林丹之上,成為國際羽壇上一顆耀眼的新星。
可沒有人會永遠一帆風順,再成功的人也有挫敗的時候。
2002年,19歲的鮑春來主動請纓出戰湯尤杯比賽。在與馬來西亞哈菲茲的對決中,一個月前完勝哈菲茨的他,再次輕松贏得前兩局的比賽,得意之心溢于言表,但在關鍵的第三局,面對對手調整的戰術,原本主動出擊的他卻亂了陣腳,猶豫之中連連失分,直至輸掉整場比賽。
比賽結束后,失望與自責讓鮑春來不斷審視自己,“我哪里沒有處理好?為什么我還應付不了突發情況?”恍惚之中竟撞在了門上。
在電視上觀看了整場比賽的鮑父,看著兒子痛苦的臉,心中五味雜陳,思忖再三,還是給兒子發去一條安撫信息,“不要驕傲或氣餒,以后的路還很長,暫時回避媒體,靜下心來好好想想。”
而后,平時很少上街的鮑父,直奔商場,一口氣買下錄像機與幾十盒錄影帶,將鮑春來前前后后的所有比賽錄了個遍,反復研看,以便能夠在其他比賽上為兒子提供建議。
看著手機屏幕的短信,想象著年邁父親的一舉一動,鮑春來內心的悔恨與痛苦再也壓抑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他深深意識到,不管自己成敗與否,不管自己離父母多遠,父母永遠都是最牽掛自己的人。
從此,父母的關愛,成為他每次受傷后休憩、療傷、整頓再出發的港灣。
天妒英才,2002年9月,鮑春來的左膝蓋發現了游離體,運動過力便劇痛不已,需住院接受手術,導致他錯失期許已久的14屆釜山亞運會。
正在他失落之際,母親竟然獨自北上,在其宿舍附近租下房屋,打算長期在此照料兒子。看到母親端著牛肉湯出現在自己的病房里,一直故作堅強的鮑春來,竟像個孩子般委屈地撲到母親懷里,再次帶著渾身的傷痛,棲息在溫暖的避風港。
2004年,鮑春來在中國羽毛球公開賽中輸給了同為“雙子星”的林丹,此后,連續五次重大賽事都錯失金牌,屈居亞軍,一時間,“千年老二”的綽號重重地壓在了少年成名的鮑春來身上。
“既生鮑,何生林”的怨念不斷在他腦中縈回,前所未有的低落,讓他在賽場上愈發地缺乏自信。
一次比賽后,鮑父像往常一樣,又給兒子發來短信,他深知兒子內心的痛苦與沮喪,如果不給他寬慰與支持,不經世事的鮑春來很難重振旗鼓。父親假裝無所謂,但鮑春來能體會他的良苦用心:“亞軍也不錯啊,只要你打得漂亮,打得開心,全家就都以你為傲。”
在家人始終如一的安慰與理解下,鮑春來漸漸走出了“千年老二”的陰影。2005年,丹麥羽毛球精英賽中,鮑春來再次屈居亞軍。鮑父以玩笑的口吻發出了一條試探性的短信,“恭喜你再次當老二。”很快,鮑春來便瀟灑地回復,“當老二有什么不好。”父親終于松了一口氣,鮑春來也認為,自己首次從心理上戰勝了那個魔咒。
2006年8月,在韓國公開賽上,他終于打破近5年與單項世界冠軍無緣的尷尬,勇奪金牌,9月打敗李宗偉,10月戰勝林丹,11月成為多哈亞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旗手,以實打實的成績真正跨過了心中的那道坎。
但腿疾弄人,2011年9月,帶著越發嚴重的傷病,他無奈之下還是選擇了惜別羽壇。一時間,議論紛紛,說他膽小、輸怕了,甚至還直揭其傷疤,問及馳騁賽場20年,但沒得過世錦賽男單冠軍,是否會有遺憾?鮑春來淡然笑笑,坦言:“當然會有遺憾,但人的一生誰又會沒有遺憾?”
因為好奇
申請退役后,擁有帥氣面孔、傲人身高的鮑春來也曾一度彷徨,當教練?進娛樂圈?……告別20年的羽毛球運動員身份,一下面臨角色轉變,開始總是無從選擇。
第一個不用去體育館訓練的早晨,按時醒來的鮑春來躺在床上,看著潔白的天花板發起了慌,“我以后要以怎樣的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
表面上,他嘻嘻嘻哈哈地享受自由時光,但一沉靜下來,便像個找不到家的孩子,反復詰問自己這個問題,還經常夢到自己又站在羽毛球賽場上揮拍灑汗。
一天,昔日恩師、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撥通了鮑春來的電話,“你要不回來做教練吧。”久不作聲的電話這頭,鮑春來正低頭沉思,一會兒,才喏喏回答:“我還是不回去了吧!”
有人勸鮑春來,縱觀體壇冠軍退役后的現狀,做教練是個不錯的生計,當然也有人進軍娛樂圈,但大多數都成為一閃而過的流星。
哪知悶不做聲的他卻真的選擇了水深魚雜、一不小心便會打回原形的娛樂圈。
質疑聲頻頻向他傳來:“為什么?”面對這個問題,他往往擺出水瓶男特有的幽默表情,“因為我長得帥啊!”
2012年2月,鮑春來生日那天,他召開了進軍娛樂圈的新聞發布會,道出自己將從藝的新動向,并在好友陳楚生、楊宗緯的陪伴下,演唱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此后,大大小小的活動、時尚雜志、電視熒屏上多了一個不一樣的鮑春來。
鮑春來改行的首站是做主持人,當收到國內大型探險類節目《我是冒險王》的特別邀請時,他“既興奮又緊張,總擔心自己給搞砸了”。現實是,雖沒有他想象的那樣慘烈,但也沒那么簡單。
初次上熒屏做主持人的鮑春來,在很多方面不適應,比如面對鏡頭會略顯尷尬,說話還會卡殼。“第一場便出了大洋相,電視節目錄口播,不需要照本宣科,但我卻盡量按照編導的臺本背出來,不懂得變通。一場錄下來不但生硬死板,還累壞了其他工作人員,最慘的一次NG了20多次。”鮑春來笑道。
而后,他陸續接到一些電視劇的邀請,但他的表演技巧幾乎為零。找鏡頭一度成為令他頭疼的問題,以前做運動員,攝像機始終以他為中心,拍戲后才發現,適應鏡頭也體現了一名演員的基本素養。而他夾雜著湖南口音的普通話,也常常成為導演是否選擇他成為某戲演員的一大阻礙。
帶著羽壇冠軍的耀眼光芒與運動員身上獨有的韌性,鮑春來不斷突破著自己。努力保持本真,將自己最真實與精彩的一面展現在鏡頭前;發音不給力,便天天練習繞口令,口含石子說普通話;找不到鏡頭,便用豐富的表情、語言、行動來展現自己。
再談轉型期的種種不適應,鮑春來笑了笑說:“由于社會閱歷較簡單,很多東西對我而言都是空白的。但是我覺得,努力了,就總歸能在這里找到屬于我的位置。”
我想拍偶像劇
經過一兩年的摸索,鮑春來在“新賽場”上堅定了方向。
今年1月份,他還參加了北京衛視明星真人秀節目《星兵報道》,熒屏上帥氣、大度的形象,讓大家再次關注起這個年輕小伙兒。
3月,他更是本色出演了郭子健執導的電影《全力扣殺》,影片中,與鄭伊健、何超蓮等著名影星上演羽毛球對決,大秀球技。
對于粉絲與記者的贊許,一向謙虛的鮑春來直呼:“打球原本就是我的強項,演戲還需好好學習。”
新聞發布會上,聚光燈照亮他清新硬朗的臉廓。身高1米9的挺拔身材,著黑色上衣,精致的發型與妝容,讓這位初出茅廬的小伙兒,在一排明星大腕中格外突出。采訪前后,他始終保持著微笑,舉手投足儼然一副娛樂明星范兒。“型男”、“暖男”、“蔥來”……成為粉絲們給他的新稱號。
這個30歲的男人,時常會回歸兒時“多動癥”的狀態,一改運動員時期的嚴肅與緊張,自拍、賣萌、犯二、撒野,活脫脫一個可愛大男孩。
生活漸漸步入正軌,除去工作時間,這個娛樂新星還會按時去北京電影學院上課,堅持練習繞口令,每周保持去運動場打兩場球,一方面過一把打球的癮,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性感身材。對于轉行,鮑春來說,父母很尊重他的選擇,隨他折騰。
談到今后的規劃,鮑春來摸了摸自己的臉龐:“小時候覺得自己長得很丑,現在覺得自己還挺帥,所以想多拍些偶像劇。”說完,不好意思地笑起來。
因為以前專注打球的原因,鮑春來的感情經歷少得可憐。家人和朋友都開始為“不著調”的他著急,但他反倒樂得自由,不緊不慢,就連對以后女朋友的要求,也只是草草幾字,“對眼緣就好”,不會刻意去挑剔,但又表示“不佳的相貌自然會阻礙眼緣”。
整個采訪下來,面對始終帶著孩子般笑容的鮑春來,怎么看都沒有30歲男人該有的穩重,也許對他而言,不需要這份穩重,因為青春又重來了一次,一切都還在陽光中等他。
對話鮑春來
1.8歲練球之后,生活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活變得很規律,20年如一日,訓練的日子是很枯燥的,父母一直都沒有給我壓力,默默地支持我,真的很感謝他們,而且在隊里的日子和家人聚少離多,也沒有時間照顧他們,心里很愧疚。
2.17歲就進入了國家隊,在國家隊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印象最深的就是2000年第一次奪得世青賽男單冠軍,第一次捧起獎杯,真的很激動。運動員沒有捷徑,為了獲得更好的名次只有更努力地訓練。
3.在28歲的黃金年齡退役,是否覺得惋惜?周圍的親友如何看待?
退役是沒辦法的事情,膝蓋已經做過手術了,但還是不行,訓練的時候都要打封閉針,運動員應該都理解,只能選擇退役。周圍的親友都理解我,當時也迷茫過一陣子,但最后還是決定退役,到現在,左膝的舊傷陰天還疼得很厲害。
4.20年的體育生涯給你帶來了什么?
帶來了一種好的習慣和努力堅持的品質吧。
5.2011年退役之后,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為什么會選擇進入娛樂圈?
退役后跟之前的生活完全是兩樣,打破了以前規律的生活,進入娛樂圈也是有一個機會,“冒險王”的制片人找到我做主持人,當時想嘗試一下另一種生活,所以就順其自然了,未來會多方面嘗試,出書、演電視劇、電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