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經濟正在進入轉型拐點,經濟發展的調速和發展方式轉變已對地勘單位的發展環境產生了深刻影響。2011年3月出臺的《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更使得地勘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呈不可逆轉之勢。既然改革勢不可擋,如何保持改革的平穩推行,保證事業單位職工在轉企改制過程中的心理落差不至于太大,從而減少改革的阻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事業單位 轉企改制 心理及對策
我國的事業單位機構臃腫,效率低下,已經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嚴重制約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為此,在2011年3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將現有事業單位按其社會功能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其中,經營性事業單位要逐步轉為企業,地質勘查單位就屬于經營性事業單位。而在部分省市,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帷幕早在2008年就徐徐拉開,陜西省在2008年開始對從事地質勘查的四家地礦局展開轉企改制相關工作,截止2012年底,四家地礦局均已掛牌成立集團公司,走上了企業化的道路。當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走企業化道路是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的必由之路,也是此類事業單位今后發展壯大的基礎。然而,在這特殊的轉軌時期,部分職工的心理狀態就或多或少的有些變化了,那么,這種心態表現怎樣?應該怎樣對待?下面,筆者作為一名地勘單位的人力資源工作者,就以上問題逐步予以分析。
1 職工在轉企改制中的心態分析
1.1 良好心態
本世紀的前十年,是地勘單位高速發展的十年。特別是2006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出臺以后,地勘單位公益性地質項目明顯增多,手上的礦權愈來愈熱,商業性勘查項目也源源不斷。這也使得地勘單位經濟效益逐年上升,職工收入穩步增長。因此,大部分職工對轉企改制有良好心態,主要表現在:
1.1.1 熱心。大部分職工認為地勘單位目前經濟效益不錯,每年收入也比較可觀,想在地勘單位轉企改制的過程中,要趁“轉企改制”的東風,使單位的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
1.1.2 稱心。地勘單位轉企改制后,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辦社會”的職能,同時單位給職工交齊了“五險一金”,有些單位甚至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解決了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職工無養老保險的問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職工的后顧之憂,使廣大職工安心工作,放心上班,讓職工稱心。
1.1.3 順心。一部分職工認為在轉企改制后,單位在生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就會很好的處理、理順,從而更好的調動每個職工的積極性,使得他們更好的挖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特長,想法設法振興單位,讓他們干得順心。
1.2 不良心態
盡管地勘單位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職工收入穩步增長,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但是,一小部分職工認為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地勘單位的轉企改制,對他們來說是“狼”來了,將會面臨沒有財政撥款,在激烈的的市場競爭中只能自己找活干,自己創造經濟效益養活自己。這樣一來,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單位的產業經濟發展,從而影響每一位職工的收入,因此轉企改制心存疑慮。其不良心態主要表現在:
1.2.1 疑心。認為轉企改制是酒瓶子裝新酒,走形式、擺樣子、雷聲大、雨點小,一陣風過去還是老樣子,白折騰,對轉企改制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
1.2.2 擔心。由于地勘單位近幾年未轉企時經濟效益不錯,職工收入也可以,因此一小部分職工總擔心轉企改制以后,單位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經不起沖擊,從而危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擔心收入減少,影響自己的生活。
1.2.3 煩心。有的職工認為,從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后,職工自己要交的錢太多,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都需要自己掏錢,而在今后的社會保障方面,企業明顯不如事業單位的高,這樣一來,這些職工一提到轉企改制就煩心。
1.2.4 灰心。怨天尤人,怨自己生不逢時,留戀舊體制,認為改制改掉了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改掉了自己的“鐵飯碗”,從而感到前途渺茫,心灰意冷,對改制漠不關心,聽之任之,有的甚至發牢騷,講怪話。
1.2.5 私心。這部分職工認為轉企改制有機可趁,琢磨怎樣鉆改革的空子,為自己撈好處,轉企改制中先考慮自身或小團體的利益,有利可圖就改,無利可圖就對著干。
2 對策思考
職工的上述心態,是在轉企改制過程中必然要表現出來的,也是職工面對新事物時的正常反應。對于此,我們要因勢利導,針對不同問題不同心態加以正確引導,對癥下藥,使之更好的為轉企改制服務,更好的凝聚廣大職工,讓他們自覺成為轉企改制過程中的生力軍。下面,筆者對此略作分析:
2.1 對表現良好心態的職工,應該時時注意表揚,正確引導,發揮他們的先鋒帶頭作用,以一帶十,使之更好地為轉企改制服務,帶動轉企改制的順利進行。另外,也要時常告誡這些職工,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地勘單位轉企改制并不是一帆風順,也不是一改就靈,一轉就好,而是充滿了風險,讓職工頭腦里對轉企改制要有清醒的認識,正確的態度,使職工在轉企改制過程中的良好心態變為轉企改制的動力,自覺獻策獻計,為單位創造更多、更好的經濟增長點,使單位經濟在轉企改制當中更好的發展。
2.2 對一小部分職工的不良心態,可以說是轉企改制的嚴重障礙,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正確疏導,認真加以解決。筆者認為應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2.2.1 轉換觀念,解決想不想改制的問題。職工的不良心態,大都與觀念滯后有直接關系,在以前計劃經濟體制下,許多職工形成了“鐵飯碗”的定勢思維,留戀其帶來的種種好處,不愿接受或被動參與企業改制。針對這一情況,應組織職工聯系實際認真學習關于轉企改制的相關文件、配套的政策法規,幫助職工沖破事業體制的思想束縛,正確認識面臨的客觀現實,轉換觀念,由不想改制到愿意改制,變被動為主動。
2.2.2 廣泛宣傳,解決能不能改制的問題。無論從國家、單位,還是職工自身來說,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都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是一項全新的改革,部分職工存有疑慮,不太理解,是正常的,需要我們通過多種渠道(包括宣傳櫥窗、小報、業余學習、開會等形式)深入的宣傳發動,加以解決。
2.2.3 分析形勢,解決改制的問題。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形式教育,幫助廣大職工認清當前面臨的形勢,認清不轉企改制就沒有出路,不改制就只能等死,堅定信心,投身單位的轉企改制。
2.2.4 以人為本,解決要不要改制的問題。事在人為,轉企改制也如此。雖然有國家的宏觀政策,但離開了職工的努力,一切都只能是空談,因此,堅持以人為本,調動職工積極性,在改制中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轉企改制是一場革命,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上到國家、地方行政部門,下到各地勘單位,都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充分利用改制政策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維護職工在改制過程中的切身利益,讓廣大職工滿意、稱心,從而保證事業單位職工在轉企改制過程中的心理落差不至于太大,保持改革的平穩推行,減少改革的阻力。
參考文獻:
[1]劉永芳.管理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楊海平,朱夢莉.轉企改制后科技期刊基金扶持問題研究[J]. 科技與出版,2012(09).
[3]何小敏.轉型期中國企業制度影響與戰略行為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