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工程質量,需要對施工加強安全管理。本文通過闡述管理體系的建設,分析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和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同時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進而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安全管理 管理體系 工程質量
作為建筑工程項目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動態管理穿插于整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
我國在工程建設方面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也伴隨著安全事故不斷發生,整個建設領域的安全生產形勢相對嚴峻。這些年,國家針對此類事故也逐步頒布了《建筑法》、《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從法律層面上對整個項目進行有效的約束和規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建立相關管理體系
作為施工企業,企業目標一般定位在質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個方面,其實現位置就是現場。這也是建筑企業ISO9000系列標準所規定的,即突出建筑企業的現場質量控制,建立健全質量、安全、成本保證體系。
2 工程建設的進度管理
工程進度管理是項目建設現場控制的一個重要組成環節,主要是通過建筑工程項目的進度計劃和安排來完成。這些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它會影響施工企業的信譽度,所以需要項目管理人員對其進行嚴格的把關,同時予以謹慎處理。
3 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預見的因素眾多,某些因素可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為降低不合格工程的出現幾率,通常情況下,在施工現場采用加強質量動態管理的方式對工程項目進行管理。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人們逐漸給予質量管理高度重視。在全部施工過程中,各種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建筑工程質量。受某個因素的影響,工程質量往往會出現問題,通過對施工現場加強質量管理,進一步減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現。其內容主要涉及質量監督、檢驗等方面。
3.1 現場施工質量監督的手段
①指令文件控制。這種方式一般是工程駐地監理通過書面形式對施工單位提出所要完成的工程建設任務并在上面附上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責任后對其進行有效整改。②駐地監督控制。一般是指對施工現場中的工程量變更進行控制,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對容易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處置。③實驗控制。實驗控制是指施工人員對原材料和各類工程項目環節,利用現場實驗所得數據來衡量施工質量情況。
3.2 影響質量控制的因素
在施工安全管理過程中,影響質量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五個方面。因此,需要嚴格控制這五方面因素,進一步確保工程質量。
①人的因素。人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施工人員的理論、技術水平等對工程建設有著直接的影響。
②材料控制。通常情況下,工程材料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等,這些為工程施工奠定物質基礎,只有高素質的施工人員配合高質量的材料才有可能提高工程質量。
③機械控制。在施工階段,需要對施工現場條件進行綜合考慮,進而對機械設備進行合理使用,同時確保操作的正確性。操作人員要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縱規程,并對施工機械加強維修、保養、治理。
④現場環境控制。現場環境控制主要包括: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水文、氣象等進行相應的控制。環境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比較復雜,例如氣象條件變化不定,溫度、濕度、大風等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工程質量。
4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
施工現場為事故多發區域,工程管理人員要做好管理工作,嚴格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落實安全管理措施與目標,消除一切可能引起事故的發生源,這是整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重點。
在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管理的過程中,不可忽視意識的能動性。對于施工企業來說,需要從上到下地在企業范圍內開展安全教育培訓,不斷普及安全知識,幫助員工樹立安全意識,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全員、全過程、全企業施工生產過程的安全意識,進一步平衡安全與效率、效益之間的關系。企業需要不斷升華職工的安全意識,進而對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等進行宣傳。
為了確保安全生產的順利進行,需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相關人員的安全責任。組織實施施工安全管理,進一步形成互相協調、相互促進的整體。對于這方面的經驗,可以吸收借鑒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監理部,一方面設置了數位專職安全監理工程師,各處、站指定了安全責任人,另一方面指定一位副總監理工程師對安全工作進行專門負責。
對于施工企業來說,一方面需要把握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對質量進行控制,安全管理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同行來說,安全出效益已經得到普遍的認可。因此,必須抓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隱患,規避施工事故,進一步實現項目安全管理目標,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鄭永旺.對現場施工管理的認識[J].山西建筑,2010(01).
[2]張鈺.淺談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J].四川建材,2013(06).
[3]阮仁強.淺議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J].中國城市經濟,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