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PID控制的控制效果,將模糊PID控制算法應用于液壓伺服系統,通過模糊控制對PID的三個參數進行實時非線性調節,使該系統得到了快速穩定的輸出。
關鍵詞:液壓伺服 壓力控制 模糊PID 模糊控制
1 概述
液壓伺服系統以其響應速度快、負載剛度大、控制功率大等獨特的優點在工業控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將模糊控制和PID控制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模糊控制對PID參數進行實時的修正,提高了系統的控制精度和魯棒性,有較好的實用性。
2 模糊PID控制算法策略
2.1 算法策略概述
模糊自適應PID控制器是一種以常規數據調節器為基礎,以誤差e和誤差變化de為輸入數據的控制器,滿足了各個時刻e和de對PID參數自整定的要求,其具體組成結構見圖1:
根據系統在受控過程中的原則對應不同的E和EC,可將PID 參數整定的原則歸納如下三點:
①當|E|較大時,說明誤差的絕對值較大,為使系統具有較好的跟蹤性能,△Kp取較大值;為防止|EC|瞬時值過大,△Kd應取較小的值;同時為避免系統響應出現較大的超調應對積分加以限制,通常取△Ki=0。
②當|E|中等大小時,為使系統響應具有較小的超調,△Kp取較小些;在這種情況下,△Kd對系統響應影響較大,數值要取得適當;△Ki的數值也要取得適當。
③當|E|較小時,為了使系統具有很好的穩定性,△Kp、△Ki都取較大值,另外為避免系統在設定附近出現振蕩,應該考慮抗干擾性能。
2.2 模糊控制器的設計
模糊PID自整定控制保證了控制器調節作用的最優化,它通過分析和判斷實際系統環境,對比例系數Kp、積分系數Ki和微分系數Kd進行實時調整。
為進一步簡化運算程序,保證運算質量,在調解時,控制器根據偏差e和偏差變化率ec進行自動調整,同時模糊部分分為Kp、Ki和Kd三部分,由其各自的子助推器來計算。
2.2.1 輸入值的模糊化
由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整個討論和計算活動主要集中在fuzzy集中,因此在實際計算中首先先要確定變量的論域,并將其及時調節和轉換至正確的論域中,再將輸入數據以語言集的形式表現出來,即對輸入數據進行模糊化處理。
2.2.2 模糊控制規則表的建立
①Kp控制規則設計
在PID控制器中,調節初期應適當取較大的Kp值以提高響應速度,而在調節中期,Kp則取較小值,以使系統具有較小的超調并保證一定的響應速度;而在調節過程后期再將Kp值調到較大值來減小靜差,提高控制精度。
②Ki控制規則設計
在調節過程的初期,為防止積分飽和,其積分作用應當弱一些,甚至可以取零;而在調節中期,為了避免影響穩定性,其積分作用應該比較適中;最后在過程的后期,則應增強積分作用,以減小調節靜差。
③Kd控制規則設計
根據實際過程經驗,在調節初期,應加大微分作用;而在中期,由于調節特性對Kd值的變化比較敏感,因此,Kd值應適當小一些并應保持固定不變;在調節后期,Kd值應減小,以減小被控過程的制動作用。
2.2.3 逆模糊化
在經過一系列計算后,我們可以通過模糊控制規則表得出Kp、Ki、Kd的最終值,并在此基礎上借助重心法進行逆模糊化處理,以有效地實現求解多目標優化。
3 結論
經驗證,在常規控制環節,只要及時調節PID三個
參數即可得出一個系統完善的數據響應圖,提升控制效果。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三個參數的調解程序過于繁瑣,且其調節結構的穩定性較差,因此目前工作人員多選擇模糊PID控制方法來對PID進行參數整定,極大的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調整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韓曾晉.自適應控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孫玉儒,曹哲,秦文明.自適應調節器設計[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02.
[3]詹俊江.爐溫的自適應控制[J].機電技術,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