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嵌入式操作系統是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準備從事嵌入式開發人員必須學習的職業課程。目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難度較大、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本文在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教學現狀與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職業需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嵌入式操作系統 課程內容體系 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0 引言
在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中,嵌入式技術是一個重要分支,廣泛應用到工業控制、儀器儀表、電子產品、汽車、辦公自動化和通信等領域,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嵌入式操作系統是學習嵌入式程序設計的前導課程,是準備從事嵌入式開發人員必須學習的職業課程。目前,在嵌入式操作系統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還不夠理想,學生的職業能力不能很好的適應崗位要求。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 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嵌入式操作系統是一門知識點多、概念性強、較為抽象的課程,課程知識涉及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嵌入式系統基礎等,課程教學難度較大。傳統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教學,學生難以掌握知識、學習枯燥無味,普遍感到難學。尤其是職業院校的學生,很多還沒有接觸過計算機結構,難以理解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內部結構。此外,在嵌入式操作系統教學中,重理論輕應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普遍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方式,無法主動參與整個教學活動,沒能達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為目的的職業技術教育宗旨。盡管安排有實訓,但實訓環節與課堂教學環節沒能做到相互連貫、相互映證,習題與課堂內容沒能緊密相扣,考試形式和內容多以理論為主,沒能體現考查學生實際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
總之,傳統的嵌入式操作系統教材和教學過于重視知識體系的演繹和推理,加之課程本身所固有的抽象性、強實踐性,使大多數學生對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產生了畏懼心理,以至于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之變成了難講的課程,不僅對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形成了一定困難,對開展教學質量工程也產生了消極影響。
2 基于職業需求的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結合企業職業需求,突破原有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
2.1 重組課程內容體系
①課程設計理念
依據國家行業職業標準和崗位能力需求,對嵌入式程序開發工作崗位進行調研,分析職業需求,制定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標準。以“立足基礎、重在應用、強化能力,服務專業、適應社會”的思想,重組課程內容體系,體現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理念。
②課程設計思路
通過企業專業人才需求分析、工作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學習領域生成、學習情境設計、教學設計、教學資源開發等環節,進行課程開發。課程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建立基于嵌入式程序開發工作崗位所需的課程教學體系。
③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以學習情境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通過設計認識Linux、Linux基本應用、Linux編程應用、Linux網絡管理、Linux系統管理5個學習情境來完成對知識的系統化學習。讓學生在完成具體工作任務、工作過程中構建相關知識,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于一體。在教學過程中,創建真實工作環境,以完成任務為中心,整合任務需要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與工作崗位緊密對接,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和職業能力,切實體現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特色。
2.2 構建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圍繞如何完成一個具體的任務進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并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和任務,用精心設計的任務,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思考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從內心產生強烈的“探索知識”的欲望,以積極探索問題、要求解決問題的心態來驅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并維持濃厚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任務來實現總體的教學目標,從而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
①設計并提出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特點,建立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形象化和具有直觀性,任務的設計要注意知識點的系統性、連貫性、功能的遞進性。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設計出具有情境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探索實踐,在課堂實施之前先對學生提出任務要求,然后讓他們討論、分析任務中用到的知識點、方法。
②引導學生完成任務。高職教育注重技能的培養,教師要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積極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課堂上要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在學生接受學習任務后,給學生足夠思考空間及完成任務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解決問題。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只需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線索和方法,少提示內容,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創新的精神。
③展示、交流任務作品。教師或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向全班學生展示各學生的任務作品,讓學生對任務作品進行自評,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學習任務的認真分析,建立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然后由其他學生進行點評,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樣有利于學生在交流與點評中鍛煉自己的能力。
④教師點評任務作品
教師首先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并對本次任務作品進行點評,對某些問題提出個人意見,對沒有被發現的優點和問題進行補充,從提高學生能力的角度進行正確引導、提出期望,鼓勵他們繼續發揚這種探索的精神。
2.3 改革教學方法、重視教師隊伍建設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能否被成功地運用,是否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這取決于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才能。因此,要進行教學方法改革,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嵌入式操作系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創造條件讓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學習和培訓,了解職業的需求,鼓勵教師取得“技師”或“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鼓勵企業技術人員擔任高職院校兼職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實施“教、學、做、用”為一體的動態教學模式,真正轉變以課堂、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職業能力,讓學生主動去構建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品格結構,使學生把所學的理論、技能及時轉化為現實的職業操作能力,達到企業所需的技能要求。同時,應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嵌入式系統設計競賽、挑戰杯等各類創新實踐活動。在創業大賽中,對優秀團隊學生實行導師制,使學生有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相應的項目和作品,重點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設計、自主研究及創新能力。
2.4 改革考核方案
嵌入式操作系統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用通常的機考、筆試進行考核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考核方式應該多樣化。在考核過程中,應加大過程考核力度,把考核貫穿學習的始終,主要包括學生在課堂的表現、任務完成情況、職業能力掌握程度、試卷考核情況等,以提高能力為目標,以完成實際的任務為重點,以考促學,實施“知識、技能、素質”三位一體的考核方案。
3 總結
在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教學中,通過重組教學內容、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打破了按照書本章節順序教學、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課程教學模式,構建了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任務驅動課程教學模式,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日后適應相關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嚴海蓉.嵌入式操作系統原理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2]張莉莉.嵌入式操作系統課程教學探討[J].軟件導刊,2012(12):191.
[3]羅俊麗.高校Linux系統課程教學探討[J].軟件導刊,2012,11 (6):180-181.
[4]田浩.嵌入式專業方向的教學特點與方法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7(10):163-164.
[5]楊陽,李鵬飛,景軍峰.嵌入式操作系統論述[J].科技視界,2012(17):62-63.
基金項目: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專業及專業群建設課程(嵌入式Linux系統);陜西職業技術學院骨干院校建設項目立項課題(課題編號:GJ1314)。
作者簡介:羅彩君(1979-),女,湖南桂東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