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好“問題學生”的管理工作,關鍵在于堅持以育人為根本,強化“以人為本”意識,切實建立尊重、關注、診斷為主體的“信任支持”模式;積極構建和發展“非常規”模式。 加強“問題學生”的管理工作不僅是維護獨立學院穩定和諧發展的客觀需要,而且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更是推動整個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問題學生 非常規
1 案例背景
王某是由社科系轉入中文系并且按規定進入漢語言班的一名2010級男生,該生的父母在他比較年幼時就離異,他和他的父親一起生活,長輩們和親戚們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給與了很多的關注,使他在溺愛的環境中長大,并且由于其家庭條件比較優越,造成該生的性格是過于自我,只說不做,無視學校的規定和要求。他在進入漢語言班學習前,和我進行了一次電話溝通,向我提出了三個想法:①不想進漢語言文學四班,想調入其他的三個漢語言文學班級;②不想住進中文系的宿舍,認為他的原宿舍環境更符合他的生活習慣;③在校期間,不會填寫家庭的任何信息,拒絕透漏家長的聯系方式。作為該生輔導員,我意識到他的三個想法對我來說是三個難題,三個難題的背后反映出一個學生的諸多問題。在他到我的辦公室報名注冊時,我以常規的方式給他講學校的規定講系里的制度,他說“沒問題”,并且向我保證他會做好的,他不會是那種 “問題”學生。結果是他說的沒問題,其實是有問題,言行不一,說到卻做不到,他在無視學校規定的軌道上前行。
2 案情分析
在該生進入漢語言班學習之后,我和他進行了一次長談,并且仔細觀察他:王某從入學到現在,喜歡我行我素,似乎極不愿意融入2010級漢語言文學四班。從其他同學那里也了解到,該生下課就不見其蹤影,平時很少有同學見到他,班級活動也很少參加,涉及到班集體榮譽的事情該生都答應去做,但是沒有一件事實際施行。問題的關鍵是:該生比較能言善辯,在新生期投票競選班委時,成功的競選了班委,但實際情況是不做任何班級工作,個人我行我素,缺少集體榮譽感,自私自利,對待同學和老師也很不禮貌,以自己為中心,對于老師的要求經常給出空頭支票,言行差異極大,是典型的言行不一的學生。
3 解決措施及結果
鑒于該生的情況,作為他的輔導員,我感到他的問題比較棘手,主要表現在:①他不愿意透漏家庭的任何信息,我無法與其家長順暢溝通;②該生比較特立獨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無視學校制度;③該生言行差異極大,典型的不誠實,不踏實。我把該生的問題列入特殊的教育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查閱了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資料,并且多次與我的同事交流意見,以非常規的方式幫助該生端正人生態度,做到言出必行。措施如下:
3.1 用尊重和信任的方式去感動,去約束 通過和該生最初的接觸,我感覺到他是一個只說不做的學生,而且他的這個弊病積習已久并且有著家庭、社會、個人等多方面的原因。作為他的輔導員,我如何打開問題的缺口呢?如何解決這個學生存在的問題呢?我沒有按照常規去給他講許多的大道理,而是采取非常規的方式——“信任性放縱”。第一次我和他談話,進行了大約3個小時,像對待朋友的那樣傾心交談,給與他充分的尊重和信任。通過交談,我了解到他的家庭、大學四年的設想、未來的人生設計等等,也證實了之前我對他自身性格的一些判斷。“一個人一旦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就會加倍的自重自愛”,我以這樣的理念,給與該生改善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充分的信任他。“信任性放縱”,一方面可以使該生感覺到他處在一個誠信的集體里;另一方面對他的信任和尊重也是一種約束。再次,在這段時間里我可以對其“望、聞、問、切”,準確把握其病原脈搏,以找到對癥良藥,使該生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3.2 檢測心理,正確認知自己的言行 該生有個特點就是無論老師要求他做什么,回答的都是沒問題,可以做好,但是卻什么都不做,如果就有關問題再找他了解情況,他就會百般辯解,最終又會以“沒問題能做好”來回答。我讓該生做了一次性格心理測試,并讓有關心理學專家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該生的性格是內心自傲,比較狡黠,不喜歡有規律的生活,以個人為中心。通過心理專家的建議,我要求該生認真的梳理、反思自己長期以來的言行,并且要求他寫出正反結果錄,也就是,做到了會是一種怎樣的良性生活運轉,沒做到會是一種怎樣的惡性不良后果,通過正反對比,幫助其正確認知自己的言行,盡量做到言出必行。
3.3 梳理道德認知,端正人生態度 該生“言不信”,“行不果”是不守信義的錯誤人生態度,在道德領域,是其不正確的道德意識引起的不道德行為。在他進入漢語言班學習大約一個月后,我嚴肅認真的和他討論了人際交往中的信用問題。通過他這一個月的表現,我向他明確表示,對于他的空頭許諾,作為我的學生,我可以給與機會原諒,但是作為一個社會人,這是極其不可以原諒的,是老師和同學都非常不信任的人,甚至是很令人不喜歡的人。人要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言必行”“行必果”,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我向該生講了很多失信后的不良后果,引導他應及時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不要重復別人的悲劇人生。我和該生又探討了形成良好誠信的條件,尋找他長期以來撒謊、欺騙的根源,努力幫助他端正人生的態度,做到誠實有信。
3.4 密切關注,及時診斷 通過前三個措施的有效施行,該生能夠比較真誠的和我溝通,不僅主動把個人的家庭信息告訴我而且和我談論了很多他的愛好和未來的理想,同時也主動地搬到漢語言四班的宿舍,真正實際的融入到班集體中。作為他的輔導員,我時刻不忘關注他的學習和生活,并且把班級的工作適量適時的交給他做,其工作態度有所好轉,能比較有效的完成任務。該生也在完成的工作中體會到了被重視、被尊重信任、被稱贊的喜悅。但是該生能否持續做到誠實有信,還要拭目以待,并且對其言行要及時診斷,以做出正確的評判。
4 分析和思考
作為一名輔導員,要經常解決學生的很多學習、生活甚至是心理上的問題,對于該學生的情況,要把它作為一個典型的教育問題去仔細探討,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應該加強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不僅從外在關心學生,更要從內在真正的了解幫助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快樂的發展。通過這個案例,我認為:①輔導員應充分的尊重信任自己的學生,這樣學生才能懂得自尊自愛,學生才能體會到被重視的價值;②處理學生問題,輔導員應站在一個審時度勢的高度上,認真分析,調動各方面的因素,有時候可以采取非常規的方式去解決,這樣既有彈性又符合了規定;③輔導員應要有耐心、愛心、責任心,真正的關心幫助每一位同學;④輔導員應對自己處理過的問題和解決過程進行及時的總結,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使自己的工作更加順暢運轉,同時也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學生。
5 有待討論的問題
如何發揮集體的力量,使問題學生不再有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長良,王強.常規管理的“常”與“變”[J].中小學管理,1998(1):7-10.
[2]吳照云.管理學原理(第三版)[M].經濟管理出版社,1994:13.
[3]趙強.尊重和信任也是一種約束.中國教師站——德育論文.(2009-9-2).http://www.cn-teacher.com/runwen/dylw/2009
09/412616.html.
[4]Helen·M.Marks.Suasan·M.Printy,Principal leadershipand shool performance;An integration of transformational and instructional leadship,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3,(39).
作者簡介:李春云(1981-),女,河南信陽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