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創新性人才,采用問卷的形式對互動式課堂教學活動形式和課堂提問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46%的學生樂于分組討論的課堂形式,25%的學生希望自告奮勇講解,17%的學生希望教師放映教學影片,12%的學生喜歡用娛樂活動來活動課堂;其次,52%的學生主動認真回答,29%的學生被動應付,10%的學生回答“不會”或“不清楚”,9%的學生根本不想回答甚至逃避。這為將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互動式 改革 調查
基于以人為本的時代精神和人才強國、科教強國的國家戰略,改革發展教育制度成為其關鍵舉措。當前的課堂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并沒有真正融入課堂的討論與交流,被動的接受課堂信息,教學效果往往不理想。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新型人才,筆者認為互動式課堂能為教育改革注入新鮮血液,對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現代教育理念提出師生關系的重構[1]——合作教育。正如《禮記》中所說:“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學生希望保持與教師間積極的人際關系,充分享受學習過程的樂趣,以此獲取大量的知識,實現人生目標。教師也希望學生能夠在集體中得到歸屬感,能夠不斷進步,從而走向成功之路。正因為如此,本研究根據湖南農業大學的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摸底調查,旨在為培養新世紀創新人才提供理論依據。
1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以綜合教學管理、教學督導、教師研討等信息為依據,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員共發放調查問卷100張,實際回收100張;調查對象為湖南農業大學在校學生;調查地點為湖南農業大學;調查考核時間為被調查者當場填寫,當場收回;若被調查者有5題未答或者單選題進行了多選,則被視為無效卷。
2 調查結果
2.1 互動式課堂教學活動形式 由圖1可知:46%的學生樂于分組討論的課堂形式,25%的學生希望以自告奮勇講解的形式參與課堂,17%的學生希望教師放映教學影片,12%的學生傾向于以唱歌等娛樂活動活躍課堂。簡單的數字背后蘊含著一定的理由與意義。大部分學生希望擺脫課堂上“孤獨個體”的角色,愿做課堂真正的參與者與主宰者,所以他們選擇了分組討論。正如大文豪蕭伯納[2]的名言:“你我是朋友,各拿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交換后仍然各有一個蘋果;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若朋友間交流思想,那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種思想?!遍g接接受教學信息只能過被動吸收,而和教師的互動會在活躍思維的基礎上培養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讓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從而實現教學相長。
2.2 課堂問答在師生互動中的作用 由圖2可知:52%的學生主動認真回答課堂問題,29%的學生被動應付老師的課堂提問,還有10%的學生回答“不會”或“不清楚”,還有9%的學生根本不想回答問題或回避。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基本手段,可直接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從而改進教學不足,增強教學針對性,有利于教師從整體上把握教學進度,克服教學過程中的盲目性。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性格等多種因素,影響著他們的課堂答問。在提問中,教師要善于引導激勵,對于膽小內向的學生要使他們對自我價值進行肯定并樹立信心與勇氣,讓他們大膽主動發言,積極參與課堂。對于回答錯誤或不能作答的學生要給予心靈上的幫助,不能使集體的不良氣氛造成學生的自卑和抵觸情緒,這樣學生一旦無把握作答便不可貿然回答。一些缺乏自信的學生往往無法克服內心緊張焦慮,他們往往采取了“旁觀者”的態度,盡量躲避老師的提問。此外,課堂上的從眾心理和僥幸心理促使一部分學生被動參與課堂。為此,教師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3],消除人際心理障礙,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精心設計的符合學生能力水平的問題使他們積極作答,為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3 思考與展望
通過調查可知,現代大學生希望課堂教學活性形式和課堂問答更加靈活,更能調查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和熱情性,但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由于呆板、枯燥、無生機等,越來越不能適應現代大學課堂。因此,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十分必要。本研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湖南農業大學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了解,為將來的課堂教學改革做奠基。但是,本研究僅其部分內容進行了討論,還有互動式課堂管理、課時的安排、疑難問題、評價機制等仍有部分問題尚未解決,有待今后研究。
參考文獻:
[1]李軍,崔峰.教師職責基本內涵與現代教育理念[J].中國高校研究,2008(1):37-38.
[2]陳智.教師與學生應該是什么樣的關系[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23(1):97-98.
[3]秦國明.課堂教學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9-04-20.
作者簡介:王亮君(1960-),男,湖南長沙人,實驗師,主要從事實驗教學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