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世界范圍內應用最為廣泛的語言種類,是世界通用的官方語言,掌握這門語言對于促進全球一體化以及加強世界各國的文化經濟交流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日漸頻繁,這就使得英語的重要性更為突出,尤其是企業員工對英語口語的掌握程度,更是關系著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發展。在此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就面臨著改革的問題,以利于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文通過分析高職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現狀以及影響學生口語水平提高的因素,提出了一些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職學生 英語口語能力 教學策略
1 現狀分析
高職學生生源情況復雜,外語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高中畢業生經過三年系統學習,基礎相對牢固。但是由于在高中應試階段,教師在課堂中更加注重語法、閱讀、聽力及寫作的練習,忽略了口語方面的教學。中職和技校的畢業生基礎則十分薄弱,因為在這類學校中,英語課只開一年甚至不開,詞匯量嚴重不足,能積極使用的詞匯則更少。根據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基本要求,高職學生需通過高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而該考試的大綱要求,入學詞匯要求為1000個,A級為1600個。可是,不少學生的詞匯量遠遠低于這個要求。詞匯量匱乏嚴重影響了他們英語口語能力的發展。
此外,在中學及中職階段,英語課堂幾乎很少傳授系統的語音知識,導致多數學生看到單詞,只知其意思,而無法正確發音。很多學生會把“rose”標注上“肉絲”,甚至用只有自己看的懂的符號來給英文單詞“注上音標”。通過這種方法“讀出來”的英語,他人幾乎無法聽懂,或者聽起來很吃力。久而久之,這些學生便失去了“說”的興趣和動力。由此可見,語音知識的缺失,是制約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2 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因素
2.1 恐懼心理
中國學生上課常常是不肯開口的,高職學生也是如此。他們通常都有不敢說或不愿說的畏縮恐懼心理,不愿意說英語,怕說錯,怕受到別人的譏笑,越怕說,就越不敢說,越不敢說也就越說不好。造成這種心理的原因,除了性格差異外,主要在于學生平時缺少足夠的口語練習機會,因而阻礙了口語訓練的順利進行。
2.2 缺少英語交際氛圍
交際教學思想的倡導者歐萊特認為,語言學習的成功在于將學生放在一個需要用目的語交際的環境之中,這樣才能培養學生對語言形式的得體與否做出判斷的能力和結合語境理解語言形式與意義的能力。
但是,高職學生只在英語課堂上有練習機會,而且練習的內容大多是書本上的機械對話,缺乏真實場景的交際機會。
2.3 缺乏交際動機
當一個人說話時,他首先受一種動機的支配,產生說的念頭——想說,隨之他便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想說的內容上——說什么,然后再將想說說的內容與語言的表達形式相聯系——怎樣說。這樣語言便產生了。對學生來說,想說的動機可以是交際動機或者學習動機。但是,在高職學生這一群體中,許多人往往都是缺乏交際和學習動機的。他們不愿意學習那么多的英語知識,甚至認為英語以后無用武之地。
2.4 個人努力程度不夠
學習一門語言,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需要堅持不懈,需要花時間去背誦和練習。但是,部分高職學生,由于惰性心理的影響,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他們僅把英語的學習局限于課堂,課后幾乎對其不聞不問。知識無法得到鞏固,很快又成了新的知識。
3 提高高職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
3.1 在聽的基礎上開展說的練習
學生學說英語要從聽開始。先聽別人說,反復多聽幾次,知道怎樣說,以及在什么情況下說什么時,便會躍躍欲試。當他第一次說出他學會了的話,看到對方的反應達到預期的目的,便會十分開心。一方面,增加了信心,另一方面也產生了更強烈的說的動機。因此,教師在口語教學中,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信心,鼓勵學生多開口,抓住聽的這個重要環節,使學生多聽,聽清,聽夠。課堂中盡量多播放一些原聲音頻和視頻,讓學生無意識的多聽。此外,在聽的過程中,適當教授一些基本詞匯,以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比如,播放英文歌曲,讓學生進行填空的練習,隨后進行基本詞匯講解,最后讓學生使用這些重點單詞來描述歌曲的主要內容。以“love story”為例,講述的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耳熟能詳,易于理解,學生的興趣也有所增強。
3.2 在說的練習里培養說的能力
說的能力要在說的練習里培養。說的練習應包括語音語調練習,單詞詞組練習,句型練習和對話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說的技巧。教師應首先教授系統的語音知識,讓學生熟練發音技巧,把每個音讀準,是進行有效口語交際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詞匯和句型練習。句子是說話的應用單位,因此,要整句教,整句用。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Thank you for the dinner.Thank you for the gift.這三個句子屬于同一句型,可用來表達謝意。學生學會這個句型,就可以造出無數的句子,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Thank you for the ticket.最后進行交際使用,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交際場景,讓學生將學會的句型進行操練和鞏固。例如,外貿場景中,在春節前,公司職員給客戶送禮,以表達其謝意。A:Here is a small gift from our company.B:Thank you for the gift.A:You are welcome. Thank you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in the past year.
3.3 充分利用各項資源,創設更多說的機會
除了課堂上的教學,應更多的鼓勵學生在課外多講,多練。參加英語沙龍和英語角等活動,舉辦英語話劇比賽和英語晚會。在豐富課余生活的同時,也有了更多口語交際的機會。另外,商務部主辦的、我校承辦的多期無公害茶葉技術培訓班,為外語口語練習提供了良機。志愿者在與外國學員的接觸中,融入了英語交際的氛圍,因為英語是溝通的唯一工具。每個志愿者經過一段時間援外工作后,口語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也充分說明,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能夠大大促進口語能力的提高。學生說的機會多了,口語能力自然就有所增長。
3.4 了解英美文化,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口語是語言的外在表現。要正確得體的使用外語,應了解語言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應指導學生閱讀和學習英美文化材料。同時,在觀看英文原聲電影或視頻的同時,注意提醒學生認真領會文化的差異。培養學生觀察和理解語境的能力。在教學中,有意識的把語言環境和社會語境結合起來,增加他們的文化背景知識,提高他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這就要求我們外語教師進行反思性教學,善于總結和發現;不斷學習最新的教學理論,并將這些理論創造性地應用到教學中,同時,根據自身教學特點,探索出一套合適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從而從根本上提高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龔正民,陳矩.現代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3]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夏紀梅.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5]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