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通過開展校企深度合作,積極開展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在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質量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校企合作 高職 林業技術專業 人才培養
0 引言
林業技術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專業,專業改革之前的人才培養沒有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課程設置以傳授知識為主,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脫節,企業元素沒有進入教學內容,學生成績評價往往忽略職業標準和工作過程的考核。林業技術專業迫切需要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內容、師資隊伍和教學條件等各個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改革與實踐。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注重人才的實用性與實效性,根據企業反饋和需要,結合市場導向有針對性的為企業培養人才,是一種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相結合,學校與企業實現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隸屬于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在林業技術專業建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行業企業優勢。學院積極與森工總局下屬的企業溝通合作,成立了龍江森工職教集團,林業技術專業以此為契機,開展多方位的校企合作,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全面開展林業技術專業的專業建設與改革實踐。
1 推進校企深度融合,實現人才共育
學院充分發揮學院依托黑龍江省森工總局辦學的優勢,深入開展校企合作一體化建設。在學院組建龍江森工職教集團的基礎上,建立由黑龍江省森工總局、黑龍江中林綠源科技有限公司及黑龍江省第二森林調查規劃設計院等企事業單位的一線技術骨干和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林業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工作站,以此為工作平臺,探索校企共同辦學的實際運行方式,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利用學院的教育優勢、人才優勢與企業的資金優勢、資源優勢和項目優勢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實體,大力開展校企共建。以林業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工作站為平臺,讓行業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切實參與到專業建設的各個環節中來。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共同打造“雙師”結構的教師團隊,共同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鑒定,通過校企雙方的深度合作,讓專業設置與行業發展環環相扣,課程教學內容與行業技術應用緊密結合,形成專業與企業共同管理、共同指導、共同評價的運作機制,共同培養企業切實需要的林業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
2 強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專業持續發展
以東北地區林業行業人才需求為依據,校企雙方共同深化以提高培養人才質量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探索林業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律,緊貼林業行業人才需求,為企業發展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建設促進林業技術專業持續發展。
專業與企業合作共同探索、研究和嘗試“雙環境工學交替,四階段能力融入”的人才培養模式(圖1)改革。在充分考慮東北地區林業產業地域氣候特點的基礎上,將學生在校三年(6學期)的學習過程劃分為認知學習、職業技能專項學習、綜合技能實訓和企業頂崗實習兼創業培訓四個階段,在校區和林區兩個不同的育人環境中完成工學交替的教學過程。
3 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結合、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改革
校企雙方開展對黑龍江省林業局和林業企業的隨機抽樣調查,對林業類崗位人才的需求情況進行調研分析。根據調研結果,由專業教師、林業行業企業人員和職業教育專家共同研究確定職業崗位,形成具有針對性的職業崗位分析表(表1)。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出發點,歸納確定崗位核心能力。
開發多門以項目化、職業化為特征,針對性強的工學結合核心課程。開發涵蓋專業培養目標、職業領域、人才培養規格、職業能力要求、課程結構、教學安排、教學條件等內容的專業教學標準。多方面嘗試“交互式”教學法、基于榜樣的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仿真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教學法,為林業技術專業不同課程尋求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貫徹結果與過程相結合的原則,采取單項目評價、多項目評價和綜合項目綜合評價等工具,全面實施以學生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為主要指標的課程考核方法。
4 建設和完善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師資隊伍
充分發揮學院企業辦學的優勢,以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為保障,堅持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相結合,利用豐富的兼職教師資源和校外實訓基地資源,構建“教師進林場,師傅進課堂”教學團隊培養方式。以結構優化為主線,以骨干教師培養為支撐,以專業帶頭人培養為重點,以“雙師”素質培養為導向,注重企業兼職教師隊伍和校企合作教師工作站的建設,將林業技術專業的教師隊伍打造成一支業務精良、專兼結合、行業認可的“雙師”結構專業師資隊伍。
5 校企共建林業技術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
以校內外現有實驗室、實訓室和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基礎,整合組建林業應用技術實訓中心。實訓中心緊緊圍繞林業技術專業“森林培育、森林調查、森林資源經營管理”三大核心能力為主線,深化校企合作,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按照“校中場,場中校”的建設思路,校企雙方合作建成集生產性實訓、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師資培訓等多功能的,具有高起點、高水平、高科技特點的,適應職業崗位技能模塊教學的,科研、培訓、技術服務為一體的林業應用技術實訓中心。
中心下設森林培育技術實踐教學基地、森林資源調查實踐教學基地和森林資源經營管理實踐教學基地三個實踐教學基地,其中森林培育技術實踐教學基地又下設種苗生產栽培中心、生物應用技術開發實訓中心和森林保護實訓中心。
參考文獻:
[1]關繼東,賀建偉.高職林業技術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41-47.
[2]孟國忠,周捍東.基于校企合作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以南京林業大學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2,30(5):13-15.
[3]韓東鋒,錢拴提.高職林業技術專業“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現途徑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9410- 9413.
[4]蘇付保,蘇杰南,李榮珍,楊燕紅,馮立新.高職林業技術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研究[J].廣西教育,2011.1: 57-59.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森工總局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SZY1212)。
作者簡介:黃石竹(198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碩士,從事森林培育教學研究;鄭寶仁(1965-),男,黑龍江哈爾濱人,教授,碩士,從事植物環境教學研究;孫宇(198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碩士,從事高職園林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