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SNW2014中國大會上,惠普企業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存儲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黃強以“惠普融合存儲迎接新型態IT的改變”為主題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究竟什么是IT新型態?在IT新型態下,存儲面臨著怎樣的挑戰?惠普將采用什么樣的戰略迎接IT新型態帶來的改變?為此,本報記者獨家采訪了黃強。
記者:您認為快速增長的數據量和日益復雜的數據類型,使傳統IT架構面臨怎樣的挑戰,而惠普所說的IT新型態強調的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改變呢?
黃強:近年來,數據量和數據類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根據IDC的預測,從現在到2020年間,數據量將以40%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相當于每兩年增長近1倍。同樣,數據類型也從過去單一的數據庫和簡單的文本類型變成現在包括視頻、音頻、圖像、文本等復雜的數據類型。由此帶來的是數據的不確定性,甚至是突發性的爆炸式增加。比如世界杯期間,與其相關的視頻、圖片和微博、微信大量增加,但數據量卻無法預測。另外,一些以前想不到的應用如今也大量出現。因此,這種數據和應用的不確定性及變化要求整個IT的體系架構和環境要更靈活、更簡便,同時效能更高、更安全。
不過,遺憾的是,我們現在采用的IT架構,包括服務器、存儲、小型機等,基本上還是延續20多年前的設計。雖然其中所包含的技術在不斷發展,比如CPU,其主頻、制程工藝等都有很大的提高,但體系結構卻沒有跟上,做出相應的改變,因此對現有用戶應用的支持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一方面,在IT使用、IT交付甚至IT服務方面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比如,以前用戶購買設備,在采購一堆硬件后,經過安裝配置開始使用,而現在,很多IT產品采用網上交付,基于Web。以IT使用為例,過去在惠普公司對于銷售管理都是在電腦中做Excel表格,而現在全部都在云上了,并且有了手機App,許多事情都在手機上完成了。再此如,以前惠普的銷售人員或售前、售后工程師查詢產品資料都需要上惠普公司的官網,而現在這些資料全部都可以在手機上直接檢索了。新的應用改變了IT的交付模式、使用模式和服務模式,它不但要求傳統IT體系架構要隨之改變,整個IT都要以新的型態適應這種需求的變化。
記者:在IT新型態下,傳統的IT基礎架構尤其是存儲架構以及傳統的IT模式會面臨哪些挑戰,需要進行什么樣的改變?
黃強:在IT新型態下,如何處理日益復雜的數據類型和快速增長的海量數據,如何提高存儲效率和訪問效率,的確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我認為,對IT的新要求主要有兩點:一是高度靈活性和簡單易用;二是降低成本,不僅僅是采購成本,而是數據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
我們要明確的是,IT基礎架構的改變并不是買更多的系統,而首先是要利舊,通過虛擬化技術,用軟件定義的存儲把所有閑置存儲設備充分利用起來。在IT新型態下,部署一個新的應用系統,并不是買一堆新服務器和存儲就行了,而是要將服務器、存儲、以及相關的服務、軟件、管理工具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其實這就是包括惠普在內的許多廠商正在推廣的一體機概念。過去采購IT設備時,可能要分門別類地購買各種設備,它們也許都是業界最好的設備,然后組合安裝到一起。這種傳統的IT采購方式對應用的響應速度太慢了,在今天看來,用戶新的業務和爆炸性應用根本等不起。
我前幾天剛拜訪過一個著名快遞公司的一位負責人,他們新上線的新業務就采用了惠普的存儲。從購買、到貨、部署到培訓,兩周時間上線,同時數據在線遷移。這就是IT新型態:用戶業務增長快,要求IT響應速度快,其相應的硬件、軟件、服務都要跟得上。如果按照傳統的從訂貨到部署完成,再進行數據遷移,可能半年都過去了。另外,數據遷移對于用戶來說很重要,一個新業務上線,要求與原系統共享數據,在數據遷移的同時,原有業務不能停,還要保證數據安全。在這方面,惠普有著非常強大的解決方案來幫助用戶解決應用中遇到的問題。
之前惠普就針對用戶的突發業務或臨時擴充業務新開發了容量租用服務。如果一個用戶日常容量需求只有50TB,而一年中的某個時間段容量會突發增加到200TB,比如春節、黃金周,那么惠普建議用戶不必購買200TB,而只需為50TB買單,其余的150TB可采用容量租用方式。這些設備放在用戶的機房中,但所有權屬于惠普,當用量高峰到來時,用戶可隨時擴充容量,事后根據用量向惠普付款。這就是IT的新型態,它不僅是架構的改變,IT的采購模式、交付模式都發生了變化。
其實中國用戶在采購存儲產品時經常會糾結應該買多少容量。我們發現,90%的用戶實際使用的容量跟其購買的最大容量相距甚遠,那為什么要買那么大的容量?用戶主要是擔心日后業務的發展,數據量的增加。在這方面,惠普的解決方案可以幫用戶排憂解難,因為惠普存儲的體系架構是一樣的,所有的去重、精簡、壓縮等算法也是一致的,因此用戶最初可以采購一個相對低端的產品,日后需要時再無縫擴充,安全遷移,保證業務連續性。
記者:閃存最近是一個熱門話題,惠普最近也推出了很有份量的3PAR StoreServ 7450全閃存陣列,您認為閃存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能成為主流產品?
黃強:閃存目前還不是主流,但惠普的3PAR StoreServ 7450已經將門檻降得很低,是按照主流閃存產品設計的。什么樣的產品能成為主流?我總結是三個“必須夠”:性能必須夠強、價格必須夠便宜、檔次必須夠高。也就是說,只有性能和品質達到了一定水準,而價格又能被用戶接受,這樣才能走向主流產品。
比如在性能方面,一般大家比較關注IOPS,而忽視了延遲,惠普3PAR 7450在IOPS達到90萬時,延遲小于0.7ms,這就非常適用于像證券交易等對延遲要求高,同時每天工作時間相對短的應用。這是“性能必須夠強”。
在容量和成本上,3PAR 7450能達到1.9TB閃存容量,容量對企業應用很重要,達不到一定的容量要求,讀寫再快也只能做少量的數據處理。同時,由于采用了cMLC SSD及惠普最新的技術,使成本大幅下降,實現“價格必須夠便宜”。
可靠性是用戶采用閃存陣列的最大擔心。3PAR 7450能保證6個“9”的可靠性,并承諾5年質保,使用戶使用時放心,也就是“檔次必須夠高”。
達到了這三個“必須夠”,閃存才能逐漸進入主流存儲。
記者:您認為在存儲領域,目前最值得關注的技術是什么?惠普有哪些存儲策略來應對IT新型態?
黃強:從惠普的產品路線圖來看,惠普目前最關注的主要有兩部分。一是融合存儲,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不同類型的數據在統一架構下管理,傳統硬盤和閃存統一管理,這是惠普一直在倡導的融合存儲,惠普在融合存儲方面一直在持續投入。
二是軟件定義存儲,在這方面,惠普已經率先發布了軟件定義的備份,而且無論是存儲還是備份,所使用的算法、管理工具和數據遷移都跟物理存儲一樣,這將大大降低用戶的管理成本和維護成本,并可采用統一的架構。
HP存儲產品線業績從2013年2月開始,每季度都在持續增長,3PAR產品表現尤其突出。為了讓更多的用戶能夠體驗3PAR存儲產品的優勢,最近,惠普推出了EMC到3PAR的在線遷移服務,今年年底還會發布另一存儲廠商產品到3PAR的在線遷移。之前,由于惠普EVA停產,惠普曾推出了EVA到3PAR的免費遷移,以保護用戶的投資。
采訪手記
馬拉松與IT人
采訪黃強之前,看到黃強的簡歷。“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存儲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這是他的職務。“從2002年開始積極投身于中國馬拉松運動的推廣活動,并完成了99次全程馬拉松、4次100公里超長馬拉松、7次奧運距離的三項賽,3次半程和2次全程鐵人賽,并連續四年成為阿迪達斯的簽約大眾選手”,這是他的愛好。
他的愛好比他的職務更吸引我。在IT人中,喜歡運動的并不鮮見,而如此高水平運動的“牛人”真不多見。
見到黃強本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帥哥”自不必說,更深的印象來自他飽滿的精神狀態,渾身充滿激情。黃強說,這正是他鐘情馬拉松運動的原因之一,無論是見客戶還是同事,他可以永遠保持一個很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狀態。
黃強說,做IT人壓力很大,而鍛煉身體的同時,也在鍛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有人會通過打坐來冥想,而他則是在運動中思考。“在運動中,想不通的事豁然開朗了,覺得過不去的坎也能看開、看淡了。”而馬拉松對他和他的團隊帶來的最大影響是執行力,“跑馬拉松,不是想跑就能跑,需要訓練,無論刮風下雨、酷暑嚴寒,都要堅持,不能偷懶,這是鍛煉紀律性;馬拉松全程42公里,合理地跑完全程要勻速,而不能有勁兒就跑,沒勁兒就走,甚至半路溜號,這是鍛煉執行力。”
黃強說,跑馬拉松,到最后不是拼體力,是拼心理,很多人中途退出不是因為身體受傷,而是在心理上被自己打敗了。在工作中也一樣,無論何種壓力,其實可能堅持一下就扛過去了。
“還有一點”,黃強坦言,“作為一個團隊的領軍人,至少得有一件事是讓大家佩服的。”這是實在話,現在惠普,就有不少同事受他的影響,加入到運動的行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