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首款敏捷交換機S12700自去年發布以來,受到業界普遍關注和廣泛認可。行業應用迄今已覆蓋政務、金融、大企業、軌道交通等幾乎所有領域,在國內中標數百個項目,在海外市場目前也已中標30多個項目,得到了社會、市場的充分認可。近日,華為交換機產品總監宋端智詳談了華為敏捷交換機的發展話題。
受到行業用戶認可
“用戶對我們產品的認可主要基于三大方面。”宋端智說,首先是“敏捷”這一特性。華為的敏捷交換機針對以太網專門設計,憑借靈活的報文處理及流量控制能力深入貼近業務,能夠使客戶使用起來感到簡單方便;其次在業務支持上,敏捷交換機實現有線無線融合,支持業務隨行,讓用戶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接入網絡辦公;同時,華為敏捷交換機采用全可編程架構,能靈活快速地滿足用戶定制需求,使客戶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網絡未來到底會發展成什么樣,而“用戶往往希望買一個未來。”
正因具備這幾大特點,華為的交換機產品在行業市場備受歡迎。宋端智透露,比如在醫療行業,廣州、重慶、海南及北京等地一些醫院都用到了華為的交換機產品,“因為目前醫院很多醫院在發展無線醫療,而S12700融合無線的能力業界領先,所以受到很多醫院的青睞。”此外,華為敏捷交換機已經部署在廣州地鐵的相關應用中,并剛剛中標了北京地鐵。而在教育行業,華為打造的敏捷網絡更是非常受歡迎。宋端智介紹,現在很多學校的規模達到上萬人甚至兩三萬人,所有人都使用一個校園網,但一個學校往往就只有一位老師負責運維整個網絡,精力非常有限,一個人運維那么多設備也很困難,所以華為把整個園區虛擬成一臺交換機,這個功能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以及運維老師的工作量,因而受到了老師們的熱捧。
但隨著用戶越來越多,相應的定制化需求也會不斷增加,華為是否會因發展過快而感到壓力過大?對此,宋端智表示,他們的做法是提取行業用戶需求的共同點,之后會發現實際上所有需求可以歸結為幾類,華為做好對應的準備就能充分應對。
微創新突破海外市場
除了在國內發展蒸蒸日上,華為敏捷交換機在歐洲也開始逐步打開局面。宋端智介紹,目前他們在德國、英國、瑞典等地方都有中標項目,也在逐漸了解歐洲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比如我們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項目是建設一個無線網絡,這個客戶就更加關心無線的能力。”同樣,華為做的德國多特蒙德足球場項目也是突出無線的需求。“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足球體育場,能容納8萬多球迷。”宋端智說,許多球迷在看球時要通過無線網絡參與博彩,網絡將直接影響到球迷的利益,球場的無線網絡必須高密覆蓋龐大的并發用戶量,華為所部署的網絡能完美解決上述這些網絡需求問題。
而在瑞典,華為敏捷交換機契合的是歐洲Open Net Work商業模式的需求。宋端智解釋,歐洲的網絡運營商不能直接進入小區,而是只負責骨干網絡,下面有一層網絡是很多小公司在做,這層網絡就叫Open Net Work,它的用處是根據用戶選擇的運營商來對應傳輸流量,以便運營商進行處理,“其實聽起來蠻簡單,實際上卻沒有合適的產品去滿足這一層網絡的需求,因為傳統交換機芯片的功能已經固定,搞不定。”但華為利用自己可編程的ENP芯片卻很容易去做,因而了抓住了這一市場機遇。除了瑞典,華為此前已經在荷蘭開展了同樣的業務,但并沒有完全量產,宋端智透露,下一步華為將努力通過推動瑞典的Open Net Work項目把相關業務做大,把華為的敏捷網絡方案在歐洲市場推廣開來。
今年5月底,華為將在HeNC大會發布敏捷網絡整體解決方案,并將參加日本的Interop展,新一輪發力渴望給華為敏捷網絡創造更多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