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上世界90年代的開源軟件近年來隨著云計算技術崛起得到了更為廣泛的認知和普及,而另一方面,云計算技術則借力開源軟件和得到了快速發展與應用,由此也讓開源軟件云計算成為當下最流行的搭配方式,進而成為了廠商競相追逐的“必備款”。在日前舉行的首屆開源云計算大會上,如何進一步發揮雙方的互補作用,以充分彰顯各自的價值成為大會熱點話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國家將鼓勵利用云計算技術和基于開源軟件進行創新。他說,利用開源技術能夠推動云計算產業的健康發展,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下一步要完善產業支撐環境,推動開源軟件的發展。同時,還要支持指導國內的企業積極參與開源項目,開展云計算關鍵技術的創新。另外,努力構建大型公共云服務平臺。
然而,盡管我們當下在開源云計算的系統、產品與服務方面都在不斷創新,而且國內也形成了開源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形成了熱潮,但國內還缺乏類似OpenStack這樣的成功范例。
另外,就開源軟件本身而言,我們也與國外有著較大差距,開源文化還有待于大力培育。倪光南院士援引有關學者對最新的Linux內核中來自我國的代碼量統計數據說,中國對Linux內核的代碼貢獻量還是落后于美國、德國等一些發達國家,這與我們國際地位和大國形象并不匹配,中國在開源軟件領域仍然需要下大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