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排列組合中的應用題,一般都有兩個方向的列式途徑:一個是正面考慮,采用的是直接法,這也是大部分情況下采用的方法,另一種是間接法,就是先不考慮元素的約束條件,把所有的排列和組合數計算出來,再剔除不符合限制條件的情況,從而間接求出滿足條件的結果,也稱排除法.很多排列組合問題都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兩條思路.本文對間接法的應用情況簡要分析,權當拋磚引玉.
1 正面復雜,對立面相對簡單
某些排列組合問題的正面情況比較復雜,難以分清,或者計算繁瑣,運算量大,但其對立面或反面的情況比較簡單,易于處理,可以優先考慮間接法.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正難則反”.先擷取一個簡單的例子.
例1 從4名男生和5名女生中選出3人參加學校合唱團,至少有1名男生的選法有多少種?
解析 本題采用直接法易犯這樣一個錯誤:工廠甲先派一個班,有3種方法,剩下的2個班均有4種選擇,所以共有3 4 448××=種分配方案.這里面蘊含著重復計算的錯誤,且這種重復的引入往往比較隱蔽,不易察覺,而且很難排除.例如“A班先去甲廠,之后B班也去了甲廠”與“B班先去甲廠,之后A班也去了甲廠”是同一種情況.注意到“工廠甲必須有班級去”的對立面就是“工廠甲沒有班級去”,所以先計算3個班自由選擇工廠的總數,再去除工廠甲沒有班級去的分配數,應是一個非常清晰和自然的思路.本題答案是4 4 4 3 3 337××?××=種.
2 問題中包含同一性的情況
某些排列組合問題中,存在一些形式不同而實質同一的對象,這些對象只需要保留一個,常常考慮用間接法,把多余的一一排除.
例5 空間有12個點,其中5個點共面,此外無任何4個點共面,則這12個點最多可確定多少個不同的平面?
3 “不符合條件”的情況相對簡便
排列組合的應用題種類紛繁,抽象性較強,常常需要用到分類討論的方法,即根據對象的本質和屬性,將其區分為不同種類,然后逐類進行研究,但在有些情況下,尋求“不符合條件的類”要比“符合條件的類”簡便得多,此時用間接法顯可以降低思維難度,簡化解題過程.
例9 某一天的課程表要排入政治、語文、數學、物理、體育、美術共6節課,如果第一節不排體育,最后一節不排數學,那有多少種不同的排課方法?
例10 有兩排座位,前排11個座位,后排12個,現安排2人就座,規定前排中間的3個位置不能坐,且這2個人不左右相鄰,那么不同的排法數有多少?
例13 有8張卡片分別標有1,2,3,4,5,6,7,8,從中取出6張卡片排成3行2列,要求3行中僅有中間行的兩張卡片上的數字之和為5,則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間接法是求解排列組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解題中有較強的優越性.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應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除了用直接法解題之外,不妨考慮是否可以利用間接法,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