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誕生和毛澤東有關。本書前言中,作者回顧了一段歷史。話說1945年7月,著名民主人士、中華民國政府的參政員黃炎培先生訪問延安,與毛澤東在窯洞里談了十幾個小時。交談中,黃炎培就他注意到的關于朝代更迭的周期現象與毛澤東聊了起來。黃炎培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都沒能跳出這個周期律。毛澤東道: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個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然而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很多事,卻讓人們不斷想起黃炎培提出的歷史周期律。2012年12月24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走訪民主黨派時,也談到了黃炎培與毛澤東關于歷史周期律的這段對話,稱這至今都是對中國共產黨很好的鞭策和警示。暢銷書《水煮三國》的作者成君憶由此深受啟發,把自己對歷史周期律的研究用新作《中國歷史周期律》呈現了出來。個人以為,本書的副書名“朝代更迭中的管理變革”起得好,一下將一個大的命題拉到了普通人視角內。
四種文化鎖定周期律
作者研究歷史周期律的方法叫“四象限分析法”,是管理咨詢行業常用的方法之一。作者用這種方法研究的是中國歷史上每一個國家政權的組織文化,他認為,歷史周期律就存在于國家政權的組織文化之中。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主要想談自己讀過書后個人的一些理解,主要圍繞歷史周期律與個人的緊密關系。
四象限中的第一象限,作者稱之為“歌手文化”。歌手通常是個體,即所謂“孤獨的歌者”。這就好像人類最早誕生時,一定是一個一個的個體,一個一個的不好活,容易被野獸攻擊,不能在想吃東西的時候找到吃的,不能一個人弄倒大樹、搬起大石。總之,個體發現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太薄弱,這才慢慢地聚集到一起。“歌手文化”的好處是勇于探索,創造力強,面對變化反應靈活。想想我們的原始人祖先,可不就是這樣!沒有他們的探索和創造,我們可能還在茹毛飲血。這種文化的缺點是組織化程度低,做小事問題不大,想干大事有點難。
第二象限被稱為“部落文化”。從名字就可以看出,發展到這一象限時,“歌手文化”中的個體聚集到一起,組成了一個一個大家庭。在大家庭中,大家互相依靠,互相幫助,共享勞動成果,目的是讓自己活下來。有了家庭,就有了家長,有了領導者。家長和領導者是能力強的人,能帶領大家活得更好的人。這種文化的好處是人們彼此之間都很忠誠。
第三象限被稱為“宮殿文化”。它是由“部落文化”發展而來的,當“部落文化”進化到一定程度時,規則、秩序、階層等開始出現,越來越正規,就像個正兒八經、四平八穩、固若金湯的宮殿。這種文化相對穩定,控制力強,但創造力和忠誠度都已經降低,取而代之的是靠制度、流程、標準來維護、管理、運轉的組織,組織的領導者的主要功能是協調。
第四象限被稱為“軍營文化”。特點是競爭力。可以想象一下,當一個國家建立,穩定一些年后,或閑極無聊,或國庫空虛,大概就要開始擴張了。當一家公司業績不錯,穩定一些年后,也該想著要向更高領域或其他領域擴張了。這種文化的特點是掠奪。而只有各種不同方式的激勵,才能讓掠奪更有效。
好用的分析法
作者說,其實每一個組織都會同時存在著上述四種文化,但總會有某種文化最突出。對作者的話,我這樣理解。
比如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只有兩個人。這兩個人是好朋友,親密無間。兩人團結一致,目標明確,敢想敢干,創造力強,肯吃苦,充滿活力,每個人都當幾個人用。這時的公司狀態是“歌手文化”與“部落文化”的結合,各占40%。他們遇到難題時,能夠迅速調整方向,不拖拉,顯示的文化是“宮殿文化”的有序,占四象限總體的10%。他們在工作中努力開疆拓土,顯示的則是“軍營文化”,占四象限中的10%。
好了,現在這家公司發展了,主營業務被確定下來,銷售穩定,常有增加,公司也由兩個人擴充到十幾個人。這十幾個人都是被招聘來的,純為干活招聘,不是朋友,于是公司的忠誠度降低。又因為主營業務已經確定,對創造力的需求也大大降低。可以說在這一階段,“歌手文化”的比重減少了。也因為主營業務穩定,不用開疆拓土,因此“軍營文化”的比例也減少了。這一階段,公司大約處于“部落文化”和“宮殿文化”之間,人數不夠多,沒發展到一定規模,規則、秩序、階層也未完全建立,還在慢慢發展中。
幾年后,這家公司發展良好,已經壯大為一家上百人的公司。業務多元,各項制度完備,大家在一起工作,憑借的不再是情感,更多是制度的控制,“宮殿文化”由此成形。又過了幾年,這家公司越來越好,已經上市,并開始利用雄厚的財力和社會影響力兼并業內及業外的其他企業。此時,“軍營文化”在“宮殿文化”中顯形。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隨著行業競爭加劇,瓶頸出現,這時企業最需要的是創新。企業領導人于是開始四處延攬創新人才,設立獎勵機制,企業的一切都為創新讓路。“歌手文化”還魂,輪回重新開始。
照如此分析來看,作者的四象限法真的很好用。如果您是一個企業管理者,只要照他的方法,把自己的企業套進去,很快就能知道自己的企業處在哪個象限內,應該關注什么,小心什么,發展什么,填補什么。把個人放進去同理。
那么,歷史周期律到底能不能跳出呢?作者在書中講:人有生老病死,生命的周期律無法避免,想要跳出這種生命周期,永葆肉身的青春容顏,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同樣地,想要跳出歷史的周期律,讓國家組織像永恒的春天一樣長盛不衰,無疑也是一個幻想。真正現實的理念是,我們應該像尊重生命一樣尊重國家組織的存在價值,讓它像長壽老人一樣活得健康、快樂、幸福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