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餞歷史悠久,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食品之一,也是人們饋贈親友的禮品之一。面對市場上名目繁多的蜜餞,消費者很難辨別優劣,一些假冒偽劣商品日趨猖獗,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如何正確購買蜜餞,成為了消費者關心和重視的問題。以下簡單介紹一下蜜餞的基本常識,以幫助消費者買到稱心的蜜餞。
蜜餞是指以干鮮果品、瓜蔬等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劑和其他輔料經糖或蜂蜜或食鹽腌制(或不腌制)等工藝制成的制品。蜜餞產品品種分為蜜餞類、涼果類、果脯類、話化類、果丹(餅)類和果糕類。
根據GB/T 10782-2006《蜜餞通則》GB14884-2003《蜜餞衛生標準》的要求,結合檢驗工作,筆者發現蜜餞存在幾類問題:
(1)二氧化硫超標。蜜餞生產商為了使果脯保持鮮亮誘人的顏色(尤其是淺色果脯),防止果脯在加工過程中顏色褐變,過量使用漂白劑,或者過量添加亞硫酸鹽處理果胚。對于單寧成分較高,暴露于空氣或加工過程中易變色的原料,甚至用非法添加物質硫磺、吊白塊等熏蒸,達到護色和防腐的目的。國家蜜餞衛生標準規定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0.05g/kg。雖然二氧化硫類是國家允許添加的食品防腐劑,但長期食用二氧化硫超標的產品,會破壞體內維生素,引起慢性中毒,引發支氣管痙攣和哮喘,甚至可能對細胞造成突變和致癌變。
(2)濫用甜味劑。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對蜜餞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品種和使用量都有明確規定,食品企業不得超范圍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為了降低成本,有些企業過量使用添加劑,如用糖精鈉、甜蜜素、安賽蜜來代替糖來增加甜味。當食用過多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更有致癌、致畸形、損害腎功能等副作用。
(3)大量使用防腐劑。蜜餞(涼果)易滋生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一般蜜餞中需添加防腐劑,常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尼泊金乙脂、霉克等。由于技術水平所限,廠家為了盡量延長產品保質期,經常添加過量的防腐劑,造成產品的第二次污染。食品防腐劑也是一把“雙刃劍”,過量添加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一定的麻煩。在我國,目前食品生產中使用的防腐劑絕大多數都是人工合成的,使用不當會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防腐劑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長期過量攝入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以目前廣泛使用的食品防腐劑以苯甲酸為例,國際上對其使用一直存有爭議,因為已有苯甲酸及其鈉鹽蘊積中毒的報道。
(4)色素過量使用。色素主要分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兩大類。天然色素主要從動植物身上提取,成分天然,但是成本高,質量也不穩定,容易褪色。人工合成色素的原料來源于化工產品,因為價格低廉,著色度好,目前在我國被廣泛使用。長期服用色素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腹瀉等癥狀,當攝入量過大,超過肝臟負荷時,會在體內蓄積,對肝臟、腎臟產生一定傷害。
(5)微生物超標。蜜餞衛生標準規定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00cfu/g,大腸菌群不得超過30MPN/100g,霉菌不得超過50cfu/g,致病菌不得檢出。這些指標是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標志。微生物超標的主要原因是生產環境差、生產設備和器具受到污染、生產人員不注重個人衛生、運輸和保管過程中受到污染。微生物超標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發熱等癥狀,嚴重的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等,甚至敗血癥、膿毒癥等全身感染。
此外,果農追求產量時不合理使用農藥,也會使果胚農藥超標,從而導致蜜餞農藥殘留超標。
普通消費者在購買蜜餞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食品生產許可證。選擇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產品,在產品包裝上應有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編號。
(2)看清標識標注。注意產品外包裝標識標注是否齊全。包裝上必須標明:QS標識、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產品標準號、食品標簽、生產日期、保質期或保存期、制造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食品產地。
(3)辨外觀。產品不得有異味,不允許有外來雜質,觀察產品形狀、大小、長短、厚薄、表面干濕程度、肉質細膩程度、糖分滲透均勻程度、顆粒飽滿程度是否基本一致,不要購買色澤特別鮮艷、有刺激氣味、皺縮殘損、破裂和腐爛霉變的產品。
(4)選品牌。應首選正規銷售渠道銷售的知名企業生產的產品。盡量到商場超市購買正規品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