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素也叫環己基氨基磺酸鈉,通常是指環己基氨基磺酸的鈉鹽或鈣鹽?!疤鹈鬯亍钡奶鹞都冋?,甜度通常認為是蔗糖的30倍,在美國曾成為一種消費量很大的人工甜味劑,公認為安全物質,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69年。這一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委員會收到有關甜蜜素為致癌物的實驗證據,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為此立即發布規定嚴格限制使用,并于1970年8月發出了全面禁止的命令。1982年9月,Abbott實驗室和能量控制委員會在大量試驗事實的基礎上,以最新的研究事實證明甜蜜素的食用安全性,許多國際組織也相繼發表大量評論明確表示甜蜜素為安全物質,但FDA至今還沒有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盡管如此,仍有許多國家(包括中國)繼續承認甜蜜素的甜味劑地位,允許甜蜜素的使用。
消費者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飲料或其他食品,就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甜蜜素的辨別有很多種方法:
(1)如果看水果是否有沒有被甜蜜素浸泡過,可以先用舌頭去舔一下水果表皮,是否有甜味,正常水果表皮是沒有甜味的,如果有甜味就是被甜蜜素浸泡過。一般被甜蜜素浸泡過的水果保存的時間比較短,一般很短時間內就會變軟腐爛。在買水果時如果果肉和表皮分離就是被浸泡過的。
(2)看水果是否“打針”,也就是打甜蜜素,看內部是否有明顯的黃色斑跡和紅壤呈現鮮明對比,西瓜子是生的白色的。當西瓜切開后能看見西瓜上有一條條青筋,看樣子是生的,但是吃起來是甜的。
(3)如果是加了甜蜜素的食品,入口時的口感是不同的,沒有添加甜蜜素的食品入口后在舌頭上直接感覺甜的感覺,甜味來得特別快。但是添加甜蜜素的食品在入口時是等了一會再甜的,有一個從不甜到甜的短時間的過程,在入喉時還有一陣后甜,甜的時間來得慢,消失得也慢。
食品中的大部分甜蜜素是不容易從感觀中辨別出來,需要運用科學儀器來檢驗,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看清標簽內容,明明白白消費;要從健康角度出發,提倡消費含有天然食糖的食品和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