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醫療的普及,對健康長壽更加重視,除了增加必須的鍛煉外,對吃什么更加講究,更加注重食品調節機體生理節律的功能,即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防病康復的作用。
關于功能性食品1997年頒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即《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準(GB16740—1997)》,該標準對保健(功能)食品作出了科學定義: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功能性食品及其功能,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方面:
(1)機體防御功能:增強免疫,減少變態反應(ALLe—rgie)的功能等。
(2)疾病防止功能: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的預防等。
(3)康復功能:造血功能之調節,膽固醇之控制,血小板凝固的防止等。
(4)衰老延緩功能:過氧化脂質的控制等。
1 功能性食品的有效成分
關于功能性食品的有效成分,世界各國尚無統一定義,例如:美國學者Block經流行病調查闡明了攝食水果和蔬菜對12種癌的預防效果明顯,但只能描述哪類植物性食品效果最好。
人們對功能性食品有效成分研究的深化,目前涉及的化合物數以百計,大致可分為:
(1)糖類化合物:如纖維素、果膠、木質素海藻膠、真菌多糖、低聚糖、功能性單糖、糖醇等。
(2)蛋白質及肽類化合物如免疫球蛋白、抑制膽固醇蛋白、促進鈣吸收肽、低聚肽、降壓肽等。
(3)不飽和脂肪酸:如十八碳二烯或三烯酸、二十碳四烯或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4)磷脂類:如大豆卵磷脂、蛋黃卵磷脂等。
(5)皂甙類:如大豆皂甙、人參皂甙、絞股蘭皂甙等。
食品的多樣化,基質成分往往相當復雜,因此分析測定功能性食品中某一有效成分絕非易事,樣品的處理(分離、富集、純化)是測定的關鍵,更何況功能性食品的有效性,往往是其有效成分的綜合效果的體現。例如蜂皇漿對人體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的,如增加體重,促進生長,調節基礎代謝,降低血壓;抗貧血,減少血脂,改善肝功能,癌化療輔助食品等。這些都是蜂皇漿中含有的各種成分的綜合效果,是22種氨基酸,10種生素;13種脂肪酸;4種特異成分;7種微量元素等諸多成分的綜合效果。所以蜂皇漿的生理功能不能簡單地用某個成分來衡量,在4種特異性物質中,王乳酸可望作為判斷是否為蜂皇漿的指標物質。
2 保健(功能)食品的鑒測
要進行保健(功能)食品的評價,必然要進行鑒別和檢測。食品按評價的方式可分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產品,這種劃分是基于檢測技術的拓展,檢測手段的進步。
以感官試驗為主,憑習慣和經驗來評價,鑒別產品的優勢、真偽,必然是一種主觀的經驗描述,無法得出客觀的量化評價。第一代產品是歷史聲音、習慣經驗、感官效果作為評價的依據。隨著人們對功能性食品的需求的提高,第二代產品的評價,注重科學實驗,經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來進行功能性評價。
食品可能對機體生化反應的影響,已經被引用功效成分分析的依據。
功能性食品的開拓,其功效成分的分析檢測方法、定量測定已有公認方法。例如對人體必須的常量、微量元素的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高頻等離子發射光譜法(ICP)都是相當成熟的操作程序,不少有生理功效的有機物質,氣相色譜法(GC);高效液相色譜法都是最常采用的,并且由于氣質聯用(GC/MS);氣相色譜與富利葉紅外光譜的聯用高效液相與質譜的聯用,在功效性有機物的測定剖析上大有用武之地。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的鑒測,仍是待開墾的沃土,有待我們廣大食品檢驗工作者以辛勤的汗水開墾澆灌,為推動我國功能性食品的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