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鈴響了,待師生問好后,W博士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和馬小哈同學關系怎么樣?”同學們齊聲說:“太好了。”
“從哪里看得出來?”W博士接著問。小猴子馬上舉手:“平時你很關心馬小哈,你們像哥們,見面又握手又擁抱,聊天還那么投機。”“對!”W博士說,“握手、擁抱、聊天這三個動作都說明我和馬小哈關系很親密。好吧,我也不賣關子了。今天我們就學學怎樣用動作來說明人物性格。”
W博士清清嗓子,繼續講道:“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成功的動作描寫,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馬小哈搔搔腦袋,搖搖頭,一副不懂的樣子。
見狀,W博士馬上舉例子,在黑板上寫下一段話,讓同學們找出表示動作的詞,并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小強左腳尖頂住起跑線,膝蓋一彎,穩穩地蹲著。兩手就像兩根木柱插在地上,整個身體微微前傾,那架勢,就像一只即將起飛的雄鷹。
同學們馬上找出了“頂、彎、蹲、插、傾、飛”等6個動詞。快嘴的馬小哈搶著說:“這6個字把小強起跑的預備姿勢描寫得準確而逼真。”
W博士面帶微笑:“是啊,這幾個動作讓我們看到運動員起跑時的風采,所以生動、具體、細致的動作描寫能使讀者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感覺。”接著黑板上寫下兩個句子:
1.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西瓜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地發出‘嘖嘖’的贊嘆聲。2.小妹妹抓起一塊西瓜就往嘴里塞,吮著、嚼著、咽著,兩腮鼓得像兩個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滿了瓜汁。
W博士寫完又說:“同學們,你們再找找這兩個句子中的動詞,再想一想,這兩人吃西瓜一樣嗎?”
馬小哈很快找到表示動作的詞語,思索了一下高高地舉起了手:“戰士們吃西瓜吃得自豪,小妹妹是只‘小饞貓’。”說得同學們哈哈大笑。W博士也笑了:“同樣是吃西瓜,動作不同,帶來的效果就不同。所以只有成功地描寫人物的動作,才能讓讀者感到你筆下的人物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活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點和不同的精神世界。”
馬小哈若有所悟:正確的動作描寫能顯示人物個性,我得好好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