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浙江遂昌的金礦國家礦山公園游覽,恰逢一隊參觀的學生團。領隊的老師,拿起兩塊礦石,問同學們,哪個是金礦石?老師手中的兩塊礦石,在燈光下呈現出不同的形態:一塊礦石里面像撒了金粉一樣,每一個角度都發出耀眼的光芒;而另一塊礦石則像被墨涂過一樣,周身是黑色的,幾乎沒有什么光澤,與我們平日所見的石頭似乎并無二樣。
后來,老師揭曉了答案,那塊黑色的礦石,才是真正的金礦礦;而閃閃發光的那塊,則是普通的硫鐵石,里面沒有任何黃金的成分,它就是人們常說的“愚人金”。
老師揮揮手中那塊暗淡的金礦石,又環視一遍對大家說:“這塊石頭里面的金子,需要粉碎、淘洗、提煉,才能從石頭中分離出來,成為我們平常所見的熠熠生輝的金子。而淹沒在石頭和其他礦物質中的金子,是看不出它的光澤的。也就是說,真正金光閃閃的金子,是經過了一遍遍淬煉之后,才最終呈現出金子的本色的。”
我一直默默地站在旁邊,好奇地注視著他們。聽到這兒,我突然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這真是一個聰明的老師,他不僅要告訴他的學生們科普知識,還要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們傳授做人的道理。
果然,老師話鋒一轉,對圍在他身邊的學生們說:“在老師的眼中,你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一塊金礦石,但是,必須經過一遍遍的淬煉,你們才會成為一塊金子,散發出你們青春應有的光彩。”
老師的話引來一陣陣掌聲。我留意到,孩子們稚氣未脫的眼中,都流露出興奮的神采。
忽然,有個學生高高地舉起了手。老師示意他說話。那名學生遲疑了一下,似乎又鼓足了勇氣,大聲地說:“老師,我在上海的一家黃金博物館看到過一種‘狗頭金’,它通身都是金黃的、耀眼的,據說,這就是它本來的面目。我覺得,真正的金子就應該是這樣的,擁有天生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嘛。”學生越說越流利,也越說越興奮,語氣中充滿了自信,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很聰明,也很自負的孩子。
老師不停地點著頭。等學生說完了,老師贊許地說:“你的課外知識很豐富,很好。你說的‘狗頭金’,確實是一塊完整的金疙瘩,它是黃金家族里面的瑰寶。不過,它并非天生就是金塊,事實上,它是天上富含黃金成分的隕石,在墜落地球的過程中,因為與大氣層發生劇烈的摩擦,其他的物質都燃燒掉了,只剩下黃金,才凝集成完整的金塊。也就是說,它不但經過了淬煉,而且是更加嚴酷的淬煉。如果沒有經過大氣層嚴酷的淬煉、燃燒,那塊金子就會一直黯淡無光地散布在礦石之中。”
老師再次環顧大家,動情地說:“我剛剛說過,在老師的眼中,你們都是金礦石,你們都具備金子一樣的潛質。但是,如果不經過千錘百煉,你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發現自己的潛能,也一輩子都不會發出金子的光芒。”
老師喝了一口礦泉水,繼續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塊金礦石,只是太多的人沒有被開采出來,或者沒有經過淬煉,而錯失了自己本該燦爛的人生。因此,我想告訴大家,別以為自己是塊金子,就一定會閃閃發光;發光的金子,都是經過一遍遍淬煉的。”
沉默許久,忽然,同學們都鼓起掌來。
我也鼓掌,為這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也為了我們本該熠熠生輝的金子般的人生。
(選自《南方日報》2013年11月27日,有刪改)
心靈手札
上天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是一塊金礦石,只不過有的人勇于開采自己,不斷淬煉自己;而那些貪圖安逸、害怕磨煉的人,只會一直暗淡無光地堆在礦石堆里。
【趙華/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