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香港《星島日報》消息:香港三聯(lián)書店跟臺北故宮博物院合作,在12月中旬推出《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以圖畫講故事的方式,有系統(tǒng)地讓青少年認識中華文化。第一套推出的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成語故事。該套書制作至今歷時兩年,書中文字、畫中事物皆有出處,制作非常嚴謹。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主要分為五部分,分別是“語言與文化”“思想與文化”“政治與文化”“藝術與文化”和“科學與文化”,其中首先推出的“語言與文化”,是用成語故事去述說中華文化,而計劃會推出一百五十本成語故事,其中五十本的背景是戰(zhàn)國,五十本是漢朝,另外,唐朝和宋朝也各有二十五本。
配圖方面,畫中的衣食住行都有出處,例如書中人物的服飾、室內(nèi)擺設、馬車外形,甚至細微至一個屏風、組玉佩、器皿上的紋飾等,都不是亂畫,而是經(jīng)過考究,故每本書除了“成語背景”“故事內(nèi)容”“成語運用”外,還有“圖畫知識”,介紹故事中出現(xiàn)的文物,加深讀者對當時趙國的認識。此外,書中還有延伸閱讀、地圖、年表等資料,幫助大家自學和研究,例如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時,他所負的荊條,原來是來自黃荊樹,這些歷史冷知識,相信也不是很多人知道。
據(jù)悉,《圖說中華文化故事》叢書未來計劃推出英文版及其他語文版,甚至是電子書,讓全球青少年在認識中華文化之余,也可增加其他相關元素,豐富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