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編輯能縮短作品與讀者的距離,能幫助讀者進入作品世界,為作品畫龍點睛。臺灣“文化部”看重編輯企畫人才為出版產業珍貴的資產,為了永續培養優秀具創意的編輯人才,繼2013年開辦“原創出版企畫補助”,今年修正規定再推出“編輯力出版企畫補助”,并于11月5日公布獲補助名單。
2014年共有179件出版企畫提出申請,經由學者、專家共同逐案審閱,共有16件企畫案以展現主題的獨特性和深入細致的編輯力,脫穎而出獲得補助。獲補助的出版企畫議題創新、饒富趣味,如搜羅臺灣民間妖怪傳說的《臺灣妖怪名冊》,以及追溯家族店鋪經營歷程的《南記行的干貨傳奇》;有從不同路徑探索影像美學的《攝影的追尋——臺灣攝影家寫實風貌》《風吹日炙——邱德云的農村時光追尋》及《刺客聶隱娘的電影美術世界》等。特別的是,《造音翻土——戰后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和《78轉萬花筒——臺灣最初的音樂旅行》則分別有志一同從“聲音”的領域,發掘文化與歷史的軌跡,獲得評審青睞。
本屆評審委員表示,臺灣的出版產業向來是以作者為主,編輯為輔,但編輯所扮演的角色若能從過往的消極被動轉成積極主動,主導且參與書籍的企劃編排、選題組稿,應該才是出版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