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四首〉課堂練習》
1.jié cāng sǒng zhì sè tí yā dàn dī zāi 2.略。3.略。4.略。5.(1)觀 胸懷天下的滿腔豪情和愿為一統中國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3)表現出蒼涼慷慨、悲壯激昂的思想感情。(4)①東臨碣石,以觀滄海。②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③秋風蕭瑟,洪波涌起。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⑤東臨碣石,以觀滄海。6.(1)五言律 抒情(2)①初春。②可從青山、綠水、潮平、風正、江春等詞語中看出。(3)略。(4)略。(5)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6)D 7.(1)詩人行蹤 早春 喜悅 三 四 頸 對偶(2)“幾處”“誰家”照應“早鶯”“新燕”,說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展現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此時內心的喜悅。如果改為“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了。(言之有理即可)(3)詩人抓住了水面初平、早鶯、新燕、亂花、淺草等景物,抒發了詩人對西湖早春美好風景的喜愛之情。(4)①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②孤山寺北賈亭西,綠楊陰里白沙堤。③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④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8.(1)28個字 景物烘托 因常年在外而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2)斷腸人在天涯。(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些都是凄清、悲涼、感傷之景。(4)極力渲染悲涼的氣氛,表達長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思鄉的惆悵之情。(5)通過對秋景的描寫,表現出羈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9.略。10.(1)從江蘇鎮江市北寄向河南洛陽(2)向西北方向11.略。12.略。13.(1)馬致遠(2)C(3)示例:點明了游子思鄉的特定時間;渲染了悲涼的氛圍,同時使全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14.(1)兩岸才顯得寬闊帆 才有懸空的態勢。(2)示例一:作者想到(詩句)要借,歸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表達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鄉愁)。示例二:作者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自測》
一、1.C 2.D 3.(1)朱自清 《蹤跡》(2)老舍《四世同堂》《駱駝祥子》(3)東臨碣石(4)誰家新燕啄春泥(5)斷腸人在天涯(6)老驥伏櫪(7)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8)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4.示例:樹是水土的衛士 讓它綠化大地山川 鳥是人類的伙伴 讓它在藍天自由飛翔
二、(一)5.兩岸闊(或: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浪平靜等) 6.新事物脫胎于舊事物,舊事物孕育著新事物。(二)7.對比。作用: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出了濟南的冬天的特點,總領全文。8.和多風的北平比,“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這像是“奇跡”;和多霧的倫敦比,濟南的冬天“能看得見日光”,這像是“怪事”;和有毒日的熱帶比,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可陽光不毒辣,突出了“在北中國的冬天”,擁有溫晴天氣的濟南實在是塊“寶地”。這些詞語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贊美及熱愛之情。9.擬人。如“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把濟南這座老城比作人,“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濟南的冬天天氣溫晴的特點。(三)10.不能。原句使用了短句,更能生動地表現出“我們哥兒三個”想吃到熱豆腐時急切和歡快的心情。改句是長句,較為平淡,沒有原句的表達效果強烈。11.冬天游湖較少見。(1)從友人的信“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中可以看出。(2)冬天的湖景特別美。“月色真好”“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光。”(3)朋友間默契、深厚的情誼。“我們都不大說話”“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12.(1)照應開頭,總結全文。(2)對比手法,突出強調了“我”對父親、朋友和妻子的思念之情。(3)提升感情,使感情的表達更加深沉。
三、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