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男的文字,讀起來有一種氣定神閑的感覺。哪怕是在說爭吵,說上吊死人這樣的事情,也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口氣跟說天下雨了,天放晴一樣的自然。這是經(jīng)歷了大風大雨之后的淡定。她閱歷豐富,語言睿智,有柴米油鹽的生活做底子,文字個個落到實處,句句鉆進讀者的心坎里。說實話,嘉男的小說文字并不華麗,但是文字背后站著的人,是實實在在的,是可觸可摸的。她寬容忍耐的性格光芒,給自己樸素的文字一一鍍上了金邊,個個仿佛精靈一般。這才有了解答何以解脫的《安詳之道》,夫妻如何度過危機的《鮮花次第開》,三個女人命運紛呈的《誰比誰幸福》,第三者內(nèi)心糾結不已的《三不》等一批優(yōu)秀的中短篇作品。
新近出版的《漢字的戰(zhàn)爭》是嘉男的第二本小說集,收錄了她近年來創(chuàng)作的部分短篇小說和小小說,這些作品題材多樣,有表現(xiàn)當代生活變化的《城鄉(xiāng)生活簡記》《打牌的時候》等,有反映人物命運遭際的《斷手》《巡道工王守國工作簡史》等;有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革命頭》《鬼子軍服》等,有詮釋生活中思想哲理的《漢字的戰(zhàn)爭》《女孩飛翔》等,從多種角度表現(xiàn)了時代的變遷,人物命運的多變,給人有益的思考和啟迪。
嘉男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語言風格,也根據(jù)題材的不同而相應地變化。《上吊樹》中失去舊房、子女爭奪補償款的老人,想上吊卻苦于無樹可吊,諷刺意味很濃;《斷手》中的女人,當年被男人的假手所騙而成婚,過了幾十年爭吵不休的日子,男人死的時候,她找出了那只假手給他戴好,讓人看到命運的玩笑和現(xiàn)實的沉重;《假發(fā)》寫得淡淡的,表現(xiàn)了一群女癌癥患者對美的追求,卻更加襯托出命運對她們的殘酷;而《漢字的戰(zhàn)爭》和《女孩飛翔》等篇什,則用荒誕的手法表現(xiàn)深刻的哲理。
《好寶貝兒》這篇小說,我看了兩遍。一只八哥被年老孤獨的父親稱為“好寶貝兒”,父親為它添食加水,伺候得無微不至。想想父親年輕時對母親和一群孩子不聞不問,香君的心里能不堵得慌嗎?自然對那只八哥不理不睬的,八哥也不搭理她,父親反倒叫香君對八哥多些耐性和愛心。強烈的對比叫讀者的心都疼痛不已。由此香君想到,在這個社會,誰的耐性多些,誰的壽命就長些。比如母親,火爆脾氣,五十多歲就去世了,而父親活到今天,身體雖不好,但吃的喝的,從不怠慢自己,教八哥說話那么有耐心,八哥是他的伴兒,也是他的玩具。
七十多歲的人怕死,四十不惑的人怕老,他們都在摸索中生活。作者在小說結尾說道:“他們終會找到出口。”小說中作者通過對生活的解讀,對人物心理的剖析,最后產(chǎn)生一個明亮的結尾,這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也是我所喜歡的。
讀嘉男的小說,品讀的過程中有思考,思考的同時跟著作者一點點剖析,直至走入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里,真的是一種難得的精神享受。嘉男的小說,用色彩來比喻,是灰色中有亮光,仿佛早晨黎明前的天空。讓讀者相信,美好的生活就在當下,就在我們的一顰一笑中,就在我們的一日三餐里。她喜歡安靜,喜歡靜靜地彈一首古箏曲,靜靜地一個人去游泳,或打打太極拳,練練瑜伽,生活上與世無爭,但在內(nèi)心世界與文字中,她對人們生活的轉折與憂懼,對時代的變幻,都傾注著強烈的關注。
嘉男長得小巧,文字從容、淡定,但從《上坎兒》這篇小說里,我能感覺到她經(jīng)歷了太多的不順。兄弟姊妹多,家境也不是那么富裕,愛讀書卻苦于無書可讀。我倒覺得這對于她來說,未必是件壞事。就像土壤,因了足夠多的肥料,開出的花,定會更紅,長成的柳,也會越發(fā)的濃綠。讀嘉男的文字這么多年,一直不變的感受是她悲天憫人的情懷,也因這悲憫的情懷,我相信嘉男的小說,后勁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