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多所大學開始嘗試開設基于CBI教學理念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為例,總結了CBI理念下大學英語拓展課的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評估體系等方面的有益嘗試,以供外語教學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CBI理念 大學英語拓展課程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007-02
一 大學英語拓展課程的研究背景
為適應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許多大學開設了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如為適應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新形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從2012級開始實行新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即對已經通過四級考試的學生在英語基礎課之外開設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從而滿足不同英語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作為新開設的課程,大學英語拓展課只有在強有力的理論指導下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二 CBI教學理念的內涵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指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理念。它將語言教學建立于某個學科或某種主題內容的教學之上,把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結合起來,在提高學生學科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同時,促進其語言水平的提高。CBI教學理念意味著通過把教學的重點從教學語言本身轉變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獲得目標語言能力,使其從傳統語言教學方法中脫穎而出。目前我國的一些學校也開始嘗試CBI教學理念指導下的以內容為依托的英語教學實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CBI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模式以內容為依托進行語言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習得目標語言,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身的熱情和自主性,這種方式更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也更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CBI理念的教學模式因為教學目標的差異而不同,戴慶寧和呂曄在其論文中歸納總結出四種常見的教學模式,即主題模式、課程模式、輔助模式和專題模式。
三 CBI理念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建設中的實踐
1.課程設置
在新的改革試點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面向2012級已通過四級考試的學生開設了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在課程設置之初,我校教師對本校已通過四級考試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分析。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96份,其中有效問卷292份。在對英語語言技能類、英語語言應用類、英語語言文化類的課程需求程度的相應題目中,分別有61.07%、61.70%、43.93%的學生選擇“需要”,在選項中占據了最高比例。這說明除語言技能類,學生對語言應用類和文化類的課程也有所期待,以提升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和文化素養。在“你希望開設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中,占有較高比例的課程有初級口譯(47.85%)、視聽說(41.78%)和跨文化交際(33.85%)。在對“你最希望提高的方面”的回答中,比例較高的選項是口語交流技能(80.79%)、聽力技能(53.39%)和實踐翻譯能力(36.38%)。此外,學生對于拓展課程的較高期望在于課程生動有趣(63.92%)和有行業實用價值(51.79%)。針對上述的數據分析,結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大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師資情況,目前開設了四門拓展課程:高級閱讀、高級視聽說、時事報刊閱讀和英語國家概況。未來將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對課程設置及時做出調整。這些課程旨在帶動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和人文素質。
2.教學模式
CBI理念指導下的語言教學強調以內容為主體,在學習主題內容的同時提升目標語的語言能力。結合這一理念和我校學生的特點,我校的拓展課程也可以根據課程的特點而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對于基礎相對較低的學生,可以采用主題模式,選取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或話題展開討論和教學,該模式在視聽說、口譯、口語等課程中都可得以實現。對于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可采用輔助模式或課程模式,如在英美文化等課程中,大學英語教師完全有能力用英語進行專業授課,必要時也可聘用外籍教師授課,并由中國教師輔助講解,幫助學生清除語言障礙、完成教學任務。在拓展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設備,如多媒體教室、網絡平臺等,使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如講座、小組討論、讀書報告、角色扮演等,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熱情與參與性。以上理念與我們的問卷調查結果趨于一致。問卷調查顯示,對于大學英語拓展課的授課方式,有52.5%的學生選擇“引導學生參與課程內容講解”,49.64%的學生希望“使用PPT演示”,48.57%的學生青睞“組織討論”。由此可以看出,CBI理念指導下的語言教學模式更加符合客觀規律和學生的愿望與需求,有助于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總體提升。
3.評估體系
CBI理念下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上較以前都有所突破,因而其評估體系也會與傳統教學的評估方式有所區別。在制定評估政策之前,我們事先在調查問卷中了解學生的訴求。在“你希望大學英語拓展課程采用的考核方式”的題目中,排在前兩位的答案分別是“學期論文”(31.79%)和“期末閉卷和平時成績相結合”(30.71%)。對于課程的作業形式,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PPT主題演示”
(46.43%)和“小組調研活動”(45%)。因此,語言知識測試、專業知識測試和過程評價將成為評估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語言測試和專業知識測試將根據課程的具體授課情況采取閉卷考試、口試、筆試與口試相結合或學科論文等形式。同時,由于拓展課程從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入手,更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所以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也應成為評估的重點。我校擬采用豐富、靈活的多種方式對此進行綜合評估,如將學生出勤、課堂表現、課程筆記、小組活動參與情況等計入評估體系,以使評估結果更為客觀、全面。此外,為了使評估體系更加多元化,我校會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納入評估系統之中,以此激發師生雙方的參與熱情,使各門課程達到預期的目標。總而言之,大學英語拓展課程的評估并不僅限于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而是包括學生該學期的整個學習過程的所有表現。
四 結束語
劉潤清教授指出,今后的大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將從語言技能教學轉向內容教學。CBI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拓展課程更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這種將語言融入學科知識的學習模式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廣受學生的歡迎。然而,由于我校的新一輪改革剛剛起步,在教學的各環節還存在諸多問題。從課程設置方面來說,由于師資資源的不足,學校能開設的課程十分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要求。在教學和評估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監督和幫助還不是十分到位。盡管目前困難重重,但是大學英語拓展課程的建設勢在必行,而教學中踐行CBI理念必將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讓更多學生受益。
參考文獻
[1]戴慶寧、呂曄.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2004(4)
[2]劉潤清.外語教學研究的發展趨勢[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