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解職業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狀況,本文從六個方面對職業學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狀況進行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提出建議。
【關鍵詞】職業學院 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029-02
職業生涯規劃又稱職業生涯設計,是指結合自身條件和現實環境,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測定、綜合分析與權衡,確定自己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職業生涯規劃不僅是大學生成才的必修課,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找到工作,必須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盡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職業生涯規劃能幫助大學生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實現個人目標;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為自己制定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人生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發展方向。
一 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了解在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并針對調查結果做出分析,給出建議。
二 調查方法
參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問卷,結合紅河衛生職業學院學生的特點,制定具體問卷題目,采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利用晚自習時間到教室隨機抽取兩個班級進行現場調查,并收回問卷,進行分析。
三 調查對象和時間
從在校學生三年制大專班二年級的班級中抽取專科藥劑1班(61人)和專科護理19班(49人)共110人進行抽樣調查,調查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08張,無效問卷2張。
調查時間:2014年9月。
四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包括:(1)對自我的認識;(2)對所學專業的認識;(3)對本行業的認識;(4)對目標的認識;(5)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6)對未來的認識。
五 調查結果
1.自我認識:自我評估能力增強,自我認識方式多樣
第一,狀況分析:此項共設計四個問題,包括對性格、
能力、優勢和劣勢以及通過何種方式來了解自己。
表1
不太了解比較了解非常了解
性格14%64%22%
能力38%48.5%13.5%
優勢和劣勢30.5%57.5%12%
從表中可以看出,50%左右的學生比較了解自己,自我認識清楚;有一部分學生對自己不太了解,而非常了解自己的只占少部分。一份成功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建立在充分正確認識自身條件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要審視自己,了解自己,認清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弄清楚我是誰,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應該做什么。
而在“你通過什么方式了解自己”的問題中,80%的同學通過自己體會、他人評價、測試和其他方式來了解自己,沒有一個同學只用一種方式來了解自己。
第二,建議:(1)充分認識自我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應加快學生自我認識的進程;(2)學校和老師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引導學生客觀全面地了解自己。
2.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偏低的專業滿意度和不從自身實際出發來選擇專業
第一,狀況分析:此項共設計兩個問題,調查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看法。結果表明,67%的學生不喜歡現在讀的專業,喜歡的占26%,7%為一般。77%的學生選擇這個專業以其他因素為依據,而以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潛力為依據的只占18%。大部分學生選擇這個專業時,對此專業認識膚淺,僅憑自己的個人感覺或道聽途說做出一些片面判斷,一旦實際情況與自己的主觀想象不一致時,學習熱情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從而影響自己對專業的興趣。很多學生迫于當前就業的壓力或其他原因選擇這個專業,不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潛力出發,所以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也會影響到職業生涯的規劃。
第二,建議:(1)教師要加強學生對所學專業的學習和認識,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2)請專家來給學生做講座和交流,拓寬認識途徑,開闊學生眼界;(3)社會要創造多種就業渠道,使學生愛學、學會,學有所用。
3.對本行業的認識:缺乏實際經驗和對本行業了解不多
第一,狀況分析:此項設計一道問題“你是否了解自己打算進入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背景”,82%的同學不了解,比較了解的占16%,非常了解的占2%。極大部分學生一直生活在學校,接觸社會太少,尤其對相對特殊的醫療行業更是知之甚微,導致對這行業的職業情感無法培養,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
第二,建議:(1)由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做行業方面的介紹和宣傳;(2)請學校優秀畢業生來給學生做講座,現身說教,增強認識。
4.對目標的認識:學生階段目標和長遠目標模糊,學習缺乏動力
第一,狀況分析:此項設計兩道問題,“你在大學期間有明確目標嗎”,測試學生的階段目標,有明確目標的占55.5%,目標模糊的占39.5%,無目標的占5%左右。“你對自己未來發展方向是否明確”,測試學生的長遠目標,回答肯定的占47%,比較模糊的占46%,非常明確的只占7%。確立目標是職業生涯設計的關鍵,要想取得成功的人生,必須及早制定自己的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遠目標和人生總目標,堅定不移地把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圍繞目標進行。
第二,建議:(1)結合學生實際,幫助他們確立目標;(2)短期目標要具體,長遠目標要立足現實,也要有前瞻性。
5.對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認識:不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知識
第一,狀況分析:此項設計六道問題,調查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認識情況。
表2
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相當清楚的占6%有一點了解的占68%完全不了解的占26%
你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和方法嗎非常了解的占0大概了解的占39%沒關系,有想法就行的占31%不了解的占30%
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重要嗎重要的占84%不確定的占16%
職業生涯規劃的依據興趣愛好占10%所學專業占30%社會需要占40%其他因素占20%
用什么方式來指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開設專門課程的占25%進行講座的占36%發放讀本的占11%其他方式的占28%
學校在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上做得好否好的占0有待加強的占33%不夠的占67%
第二,建議:(1)系統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和方法;(2)加強學院管理部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組建職業生涯規劃的專業指導隊伍;(3)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此門課程的教學,舉行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迫使學生去學習和掌握。
6.對未來的認識:就業依然是畢業后的第一選擇,工資和福利待遇是選擇單位時首先考慮的因素
第一,狀況分析:此項設計三道問題,在“畢業前,你最擔心哪些問題”中,選擇“就業壓力大,找不到工作”的同學占79%,而選擇“自身能力不及用人單位的要求”的同學占12%,擔心“因為沒有規劃而不被選擇的同學”只占9%。嚴峻的就業形勢已經成為廣大學生畢業時最擔心的問題,這與中國的教育體制有關,學習最終還是為了解決生存問題。在“畢業后你的打算”時,89%的同學選擇就業,9%的同學選擇創業,2%的同學選擇升學。“就業時你選擇單位會考慮”的問題中,45%的同學選擇工資和福利,35%的同學選擇個人發展前景,20%的同學選擇工作環境和醫院前景。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很多學生認為就業就要考慮經濟價值,甚至把自己的人生價值用經濟收入的高低來衡量。
第二,建議:(1)國家和政府要創造就業機會,讓更多的學生能就業,緩解就業壓力;(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鼓勵學生到基層就業。
通過這次調查,筆者發現:我院作為一所高職院校,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比較缺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成長與學習,學院應加強這方面工作,幫助學生盡快掌握相關知識,使學生能夠目標明確地發展自己,揚長避短地發展自己,更好、更快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