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現代教育中常見的教學手段進行分析,說明現代教學手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并舉例說明現代教學手段是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總結了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現代教學手段應遵循的幾點原則,希望能夠為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及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提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現代教學手段 體育教學 高校體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069-02
體育教學的效果決定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程度,同時,體育運動所傳達的堅韌不拔、積極向上、合作競爭的精神,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發展也具有重要的影響。體育教學是中國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中國教育體系中的短板。相較于國外教育,中國的體育教學還需要進行一系列改革,應用現代教育手段對高校體育教育進行改善,從提高體育教育效果角度對學生進行身體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是值得體育教師思考的。
一 現代教育中常見的教學手段
1.應用多媒體達到教學目的
當今社會是網絡時代,信息技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不僅限于衣食住行,學校教育也因為多媒體的滲入而在發生變化,其中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使教學目的的達成更為簡便。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使用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使學生從感知覺等多個通道對所學的知識形成認知。
2.以情感教學的方式促進教學效果提高
在現代教育中,教學方法的變化十分明顯,傳統教育中師授生學的模式和知識目標型學習的論調被完全推翻,在課堂上追求教學關系的改善和學生情感的獲得,使情感教學法成為現代教育中主要的方法之一。情感教學法由于能夠有效地調節課堂的氣氛,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練習更加緊密,進而使課堂顯得更加生動,學生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形成與知識之間的正向聯系。
3.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現代教育重視學生自身的發展與教育之間的能動作用,為了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主動的探索和深加工,合作學習被引入現代教學中,成為一種主導性的教學方法。合作教學是以學生集體完成任務為主要模式的教學方法,意在使學生通過合作解決問題,領悟到學習中除了知識本身外的精神內容,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成長。
二 現代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1.使用多媒體實現音樂教學與體育教學的結合
以往的體育教學在教學方法上相對刻板,表現在無論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一樣的,即老師做,學生跟著學。而實際上,體育教學是可以借助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達到學生身心成長的目的的。例如,利用多媒體設備實現音樂教學與體育教學的結合,即教師先和學生在教室中欣賞幾段音樂,進行音樂節奏解析,教師可以將這些音樂進行講解,并且和學生分享彼此對音樂的理解;然后在跑步練習中播放節奏不同的音樂,請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尋找并形成屬于自己的跑步節奏。在教師播放音樂和學生一起尋找節奏跑步的過程中,學生們都顯得興致勃勃,課堂氣氛也更加活躍。可見,靈活的、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達到進一步培養自己特長的目的,同時能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充分掌握體育健身的知識技能與方法。
2.使用情感教學法使體育課堂更加快樂
無論何種教學,最終的目的都是教會學生如何快樂地生活,體驗生活的樂趣。舞蹈體育課本身的教學內容就十分具有趣味性,但是如何體現這種趣味性,則需要通過教學方法來體現。以往的體育舞蹈教學拘泥于舞姿和動作的掌握,然而使用情感教學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輕松快樂的課堂,則可使學生體會到體育舞蹈的真諦,即在舞蹈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例如,在學生學習華爾茲基礎舞步并能結合音樂進行雙人舞后,教師可以選擇一節課的時間,以“假面舞會”作為主題進行舞蹈教學。要求學生在盡量穿著舞會服裝(女生可以穿男生的服裝)并為每個學生發一個舞會面具,互相選擇舞伴,并在5分鐘之內交換舞伴。在共舞的過程中,學生們會觀察到對方的舞蹈能力,也能夠通過交換舞伴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而戴面具跳舞又能夠避免“共舞”的尷尬。實踐下來,雖然學生們出現多次踩到對方腳或舞者之間互相碰到的情況,但整個課上都充滿了歡笑。
3.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展現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
體育教學具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作用,而現代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很少能體現出體育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展現出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成長的積極作用,從而使體育教學的意義更加深遠。在日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定向運動,實現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例如,將全班分為幾組,進行“找伙伴跳繩的活動”,每組人數都是單數,各組成員混站,依次跳繩,每人跳一下,跳過的同學找到同組的隊員擊掌,等于把那個同組隊員“拉出來”,最后每組都有一個沒有被“拉出來”的,跳兩下繩。此類體育活動十分受歡迎,學生們在活動中都表現出了充分的積極性,為同組的同學加油,主動關注小組成員的位置并幫助同組同學“找到”隊友,都是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表現。這樣的運動形式不僅能夠提高體育活動的趣味性,還能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體驗到集體的凝聚力和歸屬感,這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學生心理發展的積極作用。
三 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手段的原則
1.從人本教育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內容設置
人本教育的教學思想已經成為現代教育中最受推崇的教育理念,本著尊重學生、平等教學的原則,高校體育教師應該重視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體現人本教育:不過分追求學生達成某項體育指標;對體能不同的學生區別對待;對學生體能的提高和運動機能的發展給予正面的評價。
2.重視運動精神的培養
體育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有健全的體魄,有良好的品德修養。生命在于運動,健全的體魄在于習慣地、經常地、有規律地鍛煉。所以,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也是每個體育教師的責任,只有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終身性,才會對體育課投入更多的精力,才能夠保證教學質量的徹底提高。
3.體育教學方法要符合學校和學生實際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使用現代教學手段,還應注意將教學手段與本校實際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充分利用本校的體育教學資源,將有限的體育教學資源加以靈活應用,進行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的創新,使體育教學能夠被更多地接受,只有這樣,現代教育手段才能夠在體育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高校體育教育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和心理發展都具有極重要的作用,但實際上體育教育卻是高校教育中的短板。體育教育不能做到促進學生身心共同成長的教育弊端,可以通過現代教學手段的使用得以解決。在應用現代教育手段時應注意從人本角度出發進行教學、重視運動精神的培養,并保證教育符合本校實際情況。
參考文獻
[1]胡歷強、章成明、張鳳.論現代教育手段在田徑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0(12):112~114
[2]李小軍.比賽教學法在高校體育公選課初級劍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4):104~106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