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是高職英語教學中一種重要且有效的途徑。本文分析了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焦慮因素,并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提出了如何在高職英語課堂進行情感教育。
【關鍵詞】高職英語 情感焦慮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072-02
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可見師生感情融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親近、喜愛老師,學生才能對其所講授的內容篤信不疑,潛心研習。而在高職院校中,針對學生的特點,更有必要增強在英語課堂中的情感影響,從而提高英語的教學效率。
一 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焦慮因素
1.個性
如今入學的高職學生都屬于“90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但都愛面子、強調自我,從某種角度說他們的心智還不是很成熟。從對學生的個別訪談中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特別不喜歡在課堂上被老師提問,害怕回答錯誤便認為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2.自我效能感低下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對自己能否成功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高職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但總體水平不高。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對任務的選擇及堅持性,大部分學生會傾向于選擇簡單容易的任務,在遇到困難或挑戰時選擇逃避或退縮。因此對自己在英語學習中的學習興趣不高且容易放棄,自信心不足。
3.成就動機不強
在如今的社會中,盡管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于高職學生,特別是理工科的高職學生來說,英語對他們來說只是一門基礎課程。他們對學好英語的愿望不強烈,很大程度上,學生們不會對自己嚴格要求并努力學習,對學好英語時能得到的滿足感不屑一顧。
二 如何在高職英語課堂里進行情感滲透
英語教學是一種語言教學,同時又是一種區別于理性教學的感性教學。這就注定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更頻繁,也更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成功進行情感滲透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如果學生熟悉教師、信任教師并喜愛教師時,教師對他們的影響會更直接,效果更好。當然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不是一兩天就能做到的,這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任務。
第一,教師在課堂或課后要盡快了解班里的學生,盡快記住全班學生的名字。如讓每個學生確定自己的英文名,并能盡快叫出他們的名字。這個簡單實用的方法會讓學生有認同感,認為受到尊重,這是師生間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第一步。
第二,在課堂上正確處理與學生的矛盾,正確運用懲罰。高職學生已經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矛盾,教師應學會適當處理這些矛盾。如教師在自己情緒激動時不要懲罰學生,易出偏差。對學生在課堂的表現予以不同的反應:在學生表現積極時,應強化這種積極行為;對于中性的表現不宜公開指責,以免分散其他學生注意力;對于消極態度的學生,盡量鼓勵,讓其向中性表現靠近。
2.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通過各種途徑把枯燥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形式也是教師積極探索的內容之一。知識是作為連接教師和學生最重要的情感紐帶,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是情感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而英語作為語言人文學科的一種,感情教育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非常有效的途徑。在英語課堂中,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如小組討論、小游戲、角色扮演等多種活動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每堂課的English News Report,讓學生輪流把近期發生的英語新聞做成小短文或PPT形式的小報告演示,既能把一些時事焦點的“hot words”生動地展示給其他學生,擴大學生的詞匯及知識面,也能使學生關心時事,增強社會責任感。在課堂的這個環節學生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或感想,盡管有時是英語中夾雜著中文,但能從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氣氛,使英語學習變得有趣生動。
3.教師自身的情感教育體驗
情感教育,其本質就是愛心教育。老師熱情、開朗的形象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是具有很強的感染性。教師自身情感是實現情感教育的前提,教師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情感態度。
一個優秀的英語教師最重要的就是用“心”教學生!心里始終裝著學生,在教學中能時時向學生傳遞愛的心意。平時一個誠懇的問候、一個鼓勵的點頭、一個會心的微笑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動力,激起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依賴感。雖然生活中常有悲喜之事,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學生時應向學生展示自己積極、熱情、樂觀的情感態度。因此教師在具備專業知識之外,還應具備專業的人格。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到教師值得親近、信任和尊重。如在課堂上要有平等的態度、積極的情緒、微笑的表情,讓學生始終能感受到教師帶給他們的熱情向上的情感支持,特別不要嚴厲地批評本來自信心不足且回答不了問題的學生。
情感對教學活動的影響是很大的,雖然是非智力因素,但它始終與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智力活動緊密相連。英語教學既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情感態度的過程。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和學生都要以自己完整的精神世界投入到教與學中,彼此的感情相互交流、溝通。使教學生成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師生間的情感。教師應充分發揮情感潛能,注重情感教學,用情感去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并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只有寓情于教,學生才可能會感情于學,以情動情才能真正滲透并抓住到學生的心,才能使課堂充滿情感而生動有效。
參考文獻
[1]朱純編著.外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2]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建軍.高職學生外語學習焦慮及應對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6)
[4]黃芳.高職生的外語焦慮影響及其對策[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