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德指教師的修身養德,教師以較高的道德情操和知識本領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讓學生成為有德有才之人。樹人是指教書育人,使學生成才。樹人體現在育人之成效上,是師生共同努力和共同進步的成果。立教是指教師忠于黨的教育事業,使教育事業為之振興。圓夢是指圓桃李遍天下之夢,圓中國之夢,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理想。
【關鍵詞】立德高以樹人 立教新以圓夢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089-01
教師須為學生之榜樣,這不僅僅是要求學生用一生去尊重老師,更重要的是要求教與學貫穿師徒的一生,這就要求老師首先是學生的榜樣。雖然在課堂上的教與學是短暫的,可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的發展,必將對所教、所學進行不斷的印證、修改、完善和提高。教師要教到老、學到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對時代發展的認知,幫助學生在校期間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對所教的學生嚴加管理,不僅要通過練習、考試來檢驗學生的成績,也要通過觀察其言行,通過家訪、談心等多種途徑去更多地了解學生,教其擇善去惡、識書懂禮,盡量做到因人因材施教,學生的不斷進步才是檢驗教學成敗的唯一標準。對已離校升學或在社會實踐的學生也可多一些溝通,這是對教學成果的欣賞,也是對學生乃至社會的一種關愛和責任。
一 教師須有專業之長
現代社會的分工和對專業的研究越來越精細,教師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經驗,也更需要有專業之特長。而各門學科的發展也日新月異,教材和考核方向也在不斷地更新調整。古代的《三字經》《四書五經》與現代的多語言、多學科相比,遠不可同日而語。教學方式從舊社會的私塾教學,師帶徒方式到現代綜合性、大規模集中、多形式多渠道辦學,發展也越來越快。作為現代教師首先得熱愛自己的教學專業,要十分了解本專業的學術和教學動態,通過自學、業務培訓、經驗交流和學術討論等方法,不斷提高專業教學水平,不斷適應新時代進步,盡快掌握新的知識技術技能,以滿足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科技教育與先進發達國家的水平相距甚遠。我國重搞“兩彈一星”,到現代各學科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離不開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如錢學森、李四光、袁隆平等許多專家學者的努力,以及通過他們培養出的一批又一批新型人才,這才有了中華民族現代化事業的大發展。作為普通的人民教師,雖然不要求每個人都成為專家,但至少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上要有一技之長,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基礎教育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 教師須有以教為業之忠誠
教師是一種職業,從教者就是要以教為業,以校為家,視學生為自己的親朋好友,敬之愛之,并且把一生的主要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教育事業,即為忠誠也。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教師職業的地位認知和評價也各有不同。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環境下教師的生活、工作以及收入情況也不盡相同。目前教師在各行業干部職工的比較收入中,處于中等地位。每一個當代教師都要充分認識自己教師崗位的崇高,明確自己的職責,安心于平凡的工作崗位,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個人的工作也許是平凡的,但整個教師隊伍的努力即關乎新一代年輕人的成長,是與未來國家命運、民族存亡緊密相連的。教書育人的工作馬虎不得。不管教師的地位如何,如果我們的教育不能培養出一批新時代的人才,那我們就有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稱號。教師隊伍的人數在事業單位中的比重是較高的,每一個教師都要做到愛崗敬業、忠于職守,那么培養出新時代的有用人才才會有根本的保證。
三 教師須有改革之銳氣
中華民族是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一直以來在世界人類文明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優秀文化的傳承有賴于教師的教育。可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也經歷了不少的曲折和磨難。特別是在近代,民族積貧積弱,備受外族欺凌。在那個時代多少仁人志士為民族之崛起而浴血奮戰。變革乃民族之出路。干革命,是要冒殺頭、坐牢的危險,是要付出代價的。而變革即是首先從思想變革和教育變革開始的。著名的五四運動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孕育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在領導革命的全過程中,無論在多么艱難的條件下,都沒有忘記創辦軍政學校,開辦識字班、工農夜校,用以培養人才,提高民族素質。從早期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到國共聯合創辦黃埔軍校,再到延安時期的抗大,教育無疑為中國革命鑄造了中流砥柱的人才。鄧小平在領導改革開放時,也是從抓科技教育開始的,恢復高考乃是一記重炮。黨的十八大吹響了新一輪的改革號角。無論是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還是普通的教師,都須有改革之精神,緊握改革之利器,真抓實干,創出一條新路來,齊抓共管,努力鑄造出新一代的中流砥柱之人才隊伍。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教師須盡匹夫之責任。誰來圓中國夢,當然要由中國人民自己來完成。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盡職盡責的義務,貢獻無論大小,“積跬步以致千里,積小流匯成大海”。振興中華是一個宏大的航程。教育為之起錨,為之加油,教師要為之添磚加瓦。教師就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教育改革做起,從培養大批拔尖人才做起。教師培養人才,要從大處著想、細處著手,精心照料呵護幼苗的成長,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笑,春來夢可圓也!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