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運用恰當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助于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和欣賞作品的熱情,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使現代與傳統教學手段整合運用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其服務于語文學科的學習,增強課堂的教學實效。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輔助作用 朗讀實踐 整合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105-01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發展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學科教學的效率。語文教學中采用恰當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助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欣賞作品的熱情,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選擇、設計與運用,體現著教師的專業技能與教育智慧。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作用,使之服務于課堂教學,為語文教學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教學方式。
一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能剝奪學生的朗讀實踐,限制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能剝奪學生的朗讀實踐
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大量的朗讀實踐活動,這跟學習游泳必須下到水里一樣,教練講解得再生動、逼真,學生將游泳要點記得再牢固,如果不下到水里去體驗、嘗試、摸索,永遠不會真正掌握游泳的本領。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朗讀實踐,調用自己的眼、口、耳等感官,穿行于文本的字里行間,才能真切地感受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促進自己對文本內涵的理解與把握,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實實在在的朗讀實踐,把文本中沉默的語言變得有聲有色、娓娓動聽,一方面能夠促進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傳達作者的觀點與情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師或同伴對自己的朗讀效果予以正確的評價和適時指導,從而促進自己朗讀能力的提高。
教學實踐中發現,一些教師因為學生朗讀能力不強,在課堂教學中擔心學生的朗讀而影響教學進度,就干脆運用視聽材料為學生作朗讀示范。學生聽完一兩遍之后,便讓學生概括文章內容,分析文章寫法。這無異于教練在岸上傳授游泳要領而不讓學習者下水實踐一樣。應該說,對于朗讀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課文朗讀錄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但學生朗讀能力的發展還離不開實實在在的朗讀實踐活動,這既要有質的保證,又要有量的積累。聽,始終無法取代學生自己的朗讀練習。因此,在示范引路之后,教師要趁熱打鐵,安排學生自己嘗試練習朗讀,通過朗讀進行感知、感悟。
2.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能限制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語文教學中一些老師將朗讀視聽材料引入了課堂,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示范引領和營造氛圍的作用,尤其是對普通話發音不準或把握不住朗讀停頓或朗讀語氣的學生來說,還可以幫助學生矯正朗讀。但只要學生能熟練地朗讀,且能讀出效果的時候,盡量不要用視聽材料。因為視聽材料畢竟出自成人之口,是比較標準化的朗讀,代表了成人對課文的理解。而初中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其心智還沒有發展成熟,對課文的理解與成人是存在差距的,教師不能讓他們用成人的語氣、語調去朗讀課文,這樣會限制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由于每個人對課文的理解不同,朗讀的技巧、方式也不同,而這種不同效果的朗讀,正是教師指導學生改進朗讀、提高朗讀能力的寶貴資源。教師可以結合朗讀的標準,針對不同學生的朗讀情況,加以具體指導,并引導學生相互評議、共同提高。
3.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具有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
雖然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呈現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語文教學跟自然科學類學科有明顯的不同,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離不開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學生的主觀感受。教學過程中如果過于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把寶貴的閱讀時間讓位于視頻和影像資料,在很大程度上會剝奪學生的閱讀權利,對學生的感悟與思維是一種禁錮和壓抑。
二 現代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整合運用應追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步入語文課堂,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通過對文本、聲音、圖像、影像的綜合處理,既可以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多角度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又可以渲染氣氛、營造情境、調動興趣、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情感,給語文教學帶來諸多好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中粉筆、黑板、掛圖等教學用具的不足,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固然先進,在使用時也要適時、適量、適度,不能任其泛濫于每個教學環節而拋棄了傳統教學手段中寶貴的東西,否則,教師會因忙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使用而忽略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對話,使課堂教學陷入僵化、程序化的局面。語文教師要善于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適當地而靈活地使用,使其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樣方能更好地發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優勢,促進教學目標的達到。在教學《岳陽樓記》一文,在導入新課之后,老師首先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用心傾聽,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然后再次播放錄音讓學生跟著錄音練習朗讀。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時,筆者在屏幕上投影出相關畫面,再現課文意境,讓學生根據畫面回想、背誦。在營造的情境中,學生積極投入、樂于記憶,很快完成了背誦任務。
三 結束語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使用對于語文課堂教學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盡管它便捷、高效,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點。它既可以輔助語文教學,也可能造成資源的浪費和對學習的干擾。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樹立正確觀念,選準使用時機,提高使用水準,使之切實服務于語文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