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需要科學的課程組織與知識展現方式。本文結合筆者從事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探討幾個重要途徑。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課程組織 展現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117-01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新課程教育改革,積極地探索初中語文教學的新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問題導學法是目前初中語文課堂組織與知識展現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方式是教師課前對課堂內容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對課堂內容進行預習,改變以往的教育模式,學生通過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教師指導等方式,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一 初中語文課堂組織方式
1.組建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式地學習
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相互討論問題、集體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學生對問題先進行思考,明確問題解決的程度,已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與他人進行分享,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依靠小組的力量進行探討解決,如果還是有不懂的問題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2.開展小組知識競賽
開展小組知識競賽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以及增加小組之間的競爭力。小組競賽是個團體活動,體現著整個小組的智慧和團結水平,當班級開展知識競賽之前,小組成員會積極地學習各個方面的知識,雖然此種學習時間很短暫,但是學生的短時記憶能力會得到很大提高。在競賽的過程中學生相互競爭,展現自身的風采,不僅可以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膽識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3.豐富課堂組織形式
改變傳統呆板的課堂組織形式,將以往教師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巴“滿堂灌”的形式徹底摒棄,根據不同的課文采取不同的方式豐富課堂組織形式。具體方式如下:(1)每個小組推出代表朗讀詩詞,如有情感地朗讀《將進酒》,品讀其中的情感,感受偉人的博大情懷;(2)扮演小說中的角色進行情境再現,如《駱駝祥子》《茶館》等,將自身處于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仔細地揣摩劇情當中的形象、處境和心理;(3)辦黑板報、手抄報等,給定主題讓學生自己搜索和主題有關的內容,手抄報可以鍛煉學生設計創新的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繪畫能力。課堂的教學方式有很多種,還有很多的組織方式需要去探索,但是只有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合適的組織方式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二 初中語文課堂知識的展現方式
1.師生雙邊說與寫的配合
只注重課堂的講解而不注重板書的書寫是初中語文講課的弊端之一,寫與說的不配合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所以課堂上教師要將學生變為教學的主體,學生要隨時做好發言的準備,并將討論的結果公之于眾,發言的時候要將說與寫相互結合,邊講解邊將講解的重點寫在黑板上,這樣板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促使學生做好筆記和理清思路。
2.做筆記抓關鍵詞
標準的課堂時間是45分鐘,但是學生在一節課中的注意力最多20分鐘,所以教師的教學的重點內容最好要放在課上的前20分鐘,在短暫的時間內,在保證學生能做好筆記的同時,還能集中注意力消化課堂的內容是目前面對的挑戰之一,記錄關鍵詞是目前學習效率最好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之中,將知識點列成幾點并以關鍵詞的形式書寫,記錄關鍵詞做筆記不僅簡單快捷,而且一目了然,學生可以迅速地做好筆記后將剩下的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講,并不是整個課堂都記錄筆記。上課的知識當堂理解,就提高了教師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3.豐富課堂內容
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并不是局限于課本的知識,采用新的教學手段擴大課堂教學的知識容量是現在教學的發展趨勢。語文教學要有很好的教學硬件,如閱覽室、多媒體設備等,現在的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學生很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課堂知識以外的內容,給學生放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電影,課余時間可以給學生播放歡快的音樂讓學生放松心情,讓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接受知識。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簡單的讀書識字,語文教學還兼顧著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哲理故事,教給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豐富的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對學生今后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也有重要作用。
層層推進初中語文課堂組織和知識的展現方式有很多種,在現代社會教育的背景下,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并根據不同的學生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才是實現高效教育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魏富強.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組織與實施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語文學刊,2011(6):129~130
[2]許源添.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存在的問題及其提升途徑研究[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4(6):61~63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