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在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中,強化閱讀體驗,感悟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
【關鍵詞】個性化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127-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行為。”這充分揭示了閱讀活動的本質。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讀,鼓勵學生求異、求新,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努力尋求獨特的認識、感受、方法和體驗,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發展學生的主體性,讓個性在閱讀教學中閃光。
一 建立民主平等關系,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創新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體現在課堂上,就必須要求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自由、平等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局面。
二 設置開放性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彰顯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學中應摒棄強調“答案唯一”的限定問題,多設置一些能拓寬學生思路、引起學生豐富的想象,不求標準但求從多方面尋求答案的問題。如有位老師教學《窮人》第一小節時,在充分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上,問學生:有沒有發現兩個詞語似乎用得不夠恰當?學生思考后認為“溫暖”和“舒適”用得不夠準確。有的說:漁家小屋只有一個沒有熄的爐子,外面寒風呼嘯,家里怎么可能是溫暖的呢?有的說:漁家屋子是個小屋,爐子、食具、床擠在一起,這樣小的屋子怎么能說是舒適的呢?學生不斷發言。教師繼續引導:“看來,列夫·托爾斯泰這位世界級的大文豪也不過如此。用詞不當的毛病需要我們幫助修改……”有的學生沉思起來,很快又有了不同意見,認為和外面比起來,屋里溫暖舒適多了……這樣的問題靈活性強,給了學生很大的思維空間,使學生不斷地思索、探求。
三 尊重個性差異,倡導各抒己見
每個學生都是以完整的生命個性狀態存在于課堂生活中,他們的思維方式、學習優勢、學習風格也各不相同。教師應關注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生對課文的自我理解,提出個人的感受和獨特的見解,不唯書,不唯上,不迷信教師,敢于標新立異,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如教學《凡卡》一文后,教師問:“爺爺該不該送凡卡到莫斯科做學徒?”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的說:“送凡卡到城里當學徒能得到好的工作還可以掙一些錢。”有的說:“不該進城,跟爺爺在鄉下是多么的快樂,而在城里卻是那么痛苦。”有的說:“進城是一種鍛煉,當好學徒,將來會有一種謀生技能。”有的說:“凡卡在城里并沒有學到多少手藝,還常常挨打,挨餓,他是多么的可憐。”有的說:“凡卡待在鄉下也是為地主工作,同樣受到地主的壓迫,進城卻能增長見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運用和思維活動都緊張地進行著,不僅提高了對文本人物的情感體驗,更是對自身語言實踐能力的鍛煉和提升。
四 運用遲延性評價,培養探究性閱讀
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稍縱即逝的創造性思維火花,運用延時性評價,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讓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個性品質得到充分發展。如某教師在教《小珊迪》一文時,在讓學生充分感悟了小珊迪的可憐和純潔善良、誠實守信后,深情地對學生說:“小珊迪很窮,也很可憐,但他卻不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她是多么可敬啊!”突然一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想給小珊迪畫張像,把他留下來。”教師遲疑了一下,對學生說:“好啊,你想畫一個怎樣的小珊迪?”隨即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五分鐘后,學生說出了各自的想法。教師繼續問:“如果畫小珊迪的肖像,你用什么顏色?”有的說:“我選黑色來畫,因為小珊迪很臟。”有的說:“我也用黑色,小珊迪被馬車撞了,馬車卻不管他,說明那個時代很黑暗。”教師不忙評價,還問:“有不同想法嗎?”停頓了一會兒,有位學生說:“我用白色來表現小珊迪那顆純潔的心靈。”教師給予肯定后,又有一學生說:“我要用金色。因為小珊迪的精神是最可敬的,而金色可以表現精神在閃爍,永放光芒。”教師緊緊抓住學生的“給小珊迪畫張像”這一稍縱即逝、適度開放的問題,進行延時評價,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發展了學生的智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 注重課外延伸,鼓勵大量閱讀
經常性的大量閱讀,可以使個體對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對個體知識的豐富、思想的啟迪、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把課內學到的知識、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同時把課外閱讀得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內,形成良性的循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更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
個性是創造力的源泉。每個教師都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積極、耐心地傾聽每個學生的聲音,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獨到體驗和見解,發展學生的批判思維,讓他們盡量地表達見解、表現自我、展示才華,讓個性在閱讀教學中閃光!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