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僅以知識傳授為目標,還要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為此,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學行為,實現教學方式由注入式、接受式向啟發式、探究式轉變。在教學的不同環節,教師都應努力貫徹探究理念,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一 借助有效的概念引入,引發學生探究欲望
概念的引入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而要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以激活學生的思維,給予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機會,讓學生明白概念的“來龍去脈”。譬如,關于三角形中線、角平分線和高三個概念的引入,傳統的教法是教師畫好一個三角形,然后依次做出這三種線,邊畫邊對線段進行解說。這種循規蹈矩的教學方式形式單調,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學生缺乏自主探索與合作、討論的機會,缺乏自我感悟,情感、態度的培養目標沒有達成。而筆者在教學這一內容時,沒有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先提出問題(圖略),給定△ABC,能否在BC邊上找一動點M,當動點M運動到什么位置時,線段AM能夠將△ABC的面積平分?當動點M運動到什么位置時,線段AM能夠將∠A平分?當M運動到什么位置時,線段AM的長度最短?筆者借助這樣的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會借助“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線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等已有知識進行推想,并借助圖形進行思考、探尋,于是很快找到了答案:M為中點時,AM將△ABC的面積平分;AM為垂線段,其長度最短。而對角平分線的畫法,有一定難度,筆者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合作交流,探究過程中給予適時的點撥。探究完畢,再趁熱打鐵,順勢引出中線、角平分線和高的概念。
這種概念引入的方法具有一定藝術性,即先創設一個幾何情境,提出相關問題,結合舊知,引出新知,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發生過程。這是一種有效的引入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迫切的需求,從而引發學生進一步求知的欲望。
數學概念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對于相關概念的引入,教師要根據概念的特點,瞄準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以相關問題為突破口來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操作實驗,幫助學生建立幾何模型等,增加學生的感性體驗。此外,還可以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串”,讓學生通過討論、探究,暴露概念的產生過程。
二 通過引導學生自學課本,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數學教材上的內容首先要引導學生去自學、去研讀。在探究課本例題、習題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用心思考,發現規律,大膽質疑。譬如,教授九年級尺規作圖這一內容,要求學生使用圓規和沒有刻度的直尺,畫出符合條件的圖形。一些教師認為這一內容較為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能很快掌握基本作圖的步驟,于是就設計學生自學課本、動手畫圖、完成后面簡單練習的教學流程,最后完成幾道有一定難度的綜合習題,幫助學生掌握作圖的方法與技巧。他們認為學生掌握了基本作圖的方法,教學目標就算完成。甚至還有教師在黑板上演示作圖過程,學生在下面聽、記,被動地接受。其實,這樣設計教學過程是不能讓學生體會到例題所蘊含的解題思想的。教學尺規作圖,教師應要求學生打開課本,一起來自學、討論、研究符合條件圖形的畫法,并根據畫法說說自己從中感悟出的道理。這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一開始教師就應當把學生推到主體位置,變接受式為探究式,并施以學法指導。通過這一過程的探究,教師要讓絕大部分學生既掌握尺規作圖的方法,又理解尺規作圖的原理,還能領悟到一個基本而重要的數學方法——化未知為已知,化新知為舊知。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相關概念或知識,而應該先把問題亮出來,引導學生去探究結果、體驗過程、積累方法。當學生通過思考,解決問題的時候,自然而然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這種喜悅又會化作動力,推動他們把問題有效地遷移到未知領域,產生進一步探索的興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理解新知、弄清聯系、鍛煉探究思維的能力。
三 引導學生自己去探求規律,獲取結論,培養總結與歸納能力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獨霸話語權,而要鼓勵學生針對具體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傾吐自己的心聲。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通過恰當的點撥,引導學生自己去探求規律,獲取結論,培養總結與歸納能力。面對具體的問題情境,學生親歷探究過程,去觀察、猜想、歸納、驗證,從中體驗到成功與失敗,有利于促進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情感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摒棄落后的教學套路,踐行新的教學思想,著眼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精心設計出符合“最近發展區”原理的問題情境,以境引趣、以情激趣。引導、鼓勵學生用善于發現的眼睛和善于感悟的心智去探索、去歸納。
教師提出問題之后,要給予學生充裕的探究時空,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深度探究。對學生的發言不要隨意打斷,要耐心傾聽,待其發言完畢,再請同學做出評價或補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老師的期待與關愛,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教師還可將講臺讓給學生,在分組學習之后,讓各小組代表上臺講述自己探究的經過,將展示成功的機會還給學生,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數學教師要努力貫徹新課程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努力優化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把學生看作是發展中活生生的生命個體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要不斷創造機會,跟學生一起分享探究的成果,品味獲取成功的快樂。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