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課程理念和課程評價,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既要做“經師”又要做“人師”,鑒于初中生年齡特點和時代性特點,把握他們心理對引導教育學生尤為重要。本文結合班主任工作和語文教學,以獨特的技巧和人格魅力,論述如何通過周記贏得學生的信賴,走進學生的心靈。
【關鍵詞】周記 學生 心靈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5-0165-02
教育家斯賓塞指出:“正確地進行教育,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而是一個復雜和困難的任務。”面對處于心理斷乳期的初中生,自制力不強,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作為新世紀的一名班主任、語文老師,不能用所謂的“高標準、嚴要求”壓制學生,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引導者,完成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使命,不僅需要扎實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而且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了解青少年的發展規律,進入學生獨特的精神境界。現在的中學生,他們接觸到的新事物形式、內容變化多端,內心世界日趨豐富,天真幼稚的童心日趨成熟復雜,開始不太輕易將自己內心的思想活動在言語上表露出來。了解和認識學生的方法及渠道多種多樣,筆者認為周記是走進學生心靈的一條捷徑。下面就以我在擔任班主任及語文教學期間,如何通過批閱點評學生周記來引導學生、開啟學生心靈談談自己的一些經驗和看法。
一 消除戒備心理,培養信任感
周記是老師了解學生心靈的窗口,是增進師生情感的紐帶,是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級的手段之一,周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老師還能通過周記為學生指點迷津。但是,發揮這些作用的前提是老師要得到學生的認同和信任,要讓學生對老師敞開心扉,這需要一個信任感建立的過程。
起初,大部分學生對寫周記心存顧慮,學生對老師往往持有戒備和抵觸的心理,心里話都有所保留,擔心老師看后對自己產生看法或偏見,擔心自己的秘密泄露,便以應付了事或試探的心態來寫周記。這時打開學生的心扉很重要,只要學生愿意敞開心扉,就要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
進行心靈的交流。
通過周記來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首先要贏得學生的信賴,要讓學生感到老師不僅是良師,更是益友,才能讓學生敢于敞開心扉訴說一切。要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前幾次周記的批改點評尤為重要。通過學生進校成績和前幾次所寫的試探性周記抓住學生的心理,用評語適時引導。學生從小學升入中學,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境,一般有三種心理狀態:(1)深受小學老師青睞,同學羨慕的好學生,他們到了新環境,也渴望得到重視,若稍有“怠慢”情緒就會低落,懷舊心理嚴重,失落感強;(2)中等生,他們會對任何事都持無所謂的態度,靜觀其變;(3)調皮搗蛋的所謂“雙差生”。對這三種心態的學生,一定要抓住初次“見面”的機會,拉近和他們的距離,根據他們不同的心態和不同的內容寫出評語,寫到其心坎里。讓他們通過老師寫的評語感受到老師很在意他們,隨時都在關注他們。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評語是以心相對,以誠相待。在周記下發后一定要進行點評,對觀點正確、積極向上的,簡說其內容并點名加以肯定;對觀點片面、思想消極的,要在班上以點概面地加以引導,對他們存在的問題要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并誠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方向,但不能點名,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錯誤的觀點引起了老師的重視,老師點自己的錯不是打擊諷刺,而意在讓自己明確正確的方向。對學生寫自己家事的,像父母離異一類的,只字不提,尤其學生要求保密的,一定要信守承諾。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師尊重他們,老師要用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學生的戒備心理,讓他們能與老師情感上融洽起來。自然而然,學生信任老師,尊重老師,對老師也就無話不說了,這樣師生間的信任就悄無聲息地建立起來。學生愿意把他們最不愿說出的“秘密”拿出來同老師分享并請求幫助,這對創造班級的凝聚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溝通思想是很好的拉近距離并且掌握學生思想動態的方法。
二 耐心傾聽,打好持久戰
一旦得到學生的認同和信任,學生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周記就變成了學生感情的宣泄地,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想寫周記,愛寫周記。所寫的內容包羅萬象,對各科老師的喜愛厭惡,同學之間的各種恩怨,住校生的生活矛盾和離家愁苦,對學習的渴望以及學習中的種種困惑,對父母教育方式的不滿,對社會現象的不解和好奇等都躍然紙上。對老師的評語有了期待,希望從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勞動成果被尊重、勞動成果被肯定的喜悅;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引導、幫助。學生對老師的評語是十分在意的,他們在老師簡短的評語中找到了改進、提高的方法和信心,是受益匪淺的。這時,老師就要注意,一定要耐心傾聽,打好持久戰,如果老師不能持之以恒地用心批改學生的周記,耐心地寫評語就會前功盡棄,周記又會成為流水賬,從而失去意義。
對學生而言,每周的周記是他們暢所欲言的地方,在周記里一般不要用嚴厲的語言批評他們,更多的應該是傾聽,體會學生的心思、情緒。每次寫評語的時候,都應盡量注意語氣和措辭,不要讓學生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應讓他們覺得似乎是在跟一個親人、一個朋友、一個能夠理解他們和幫助他們的人交談。學生會發生什么事,不是所有都能意料到的,層出不窮。學生周記中所反映的大部分問題的確很瑣碎,諸如文具用品經常會丟失、被同學叫綽號而苦惱、同桌的腳太臭難以專心學習之類,在成人眼中都不是什么大問題,但要相信學生所反映的一般都是因為他們內心承受不了,心里難受才會說出來的。只要學生反映問題,都應一一過問,盡量幫他解決并教他處理的方法。老師通過耐心地“聽”學生訴說,了解掌握情況,及時排除學生心靈上的一點小糾紛,對他將會是極大的幫助。
三 保持良好心態,進行自我反省
教學中,學生是天真無邪的,敢于說真話、說實話,他們對老師的想法或看法,會通過周記反映。如有學生在周記中寫道:“老師本應為人師表,在各方面做好表率,應該照顧學生。但是,往往有時有的老師自身要求不嚴,自身做些與要求、教育學生不太相稱的事情,與教師的身份不相符合。”作為老師,此時,應當深刻反思,自我反省,而不是顧及面子,不敢承認。我認為,這些學生的周記,好比是一面面鏡子,折射出老師在學生心中所樹立的形象,真實而鮮明,并時刻提醒著自己。因此想要真正地接近學生的心靈,老師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從自己做起,從自身開始樹好榜樣。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面對學生的建議或批評,老師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敢于放下架子,勇于承認錯誤和改正錯誤,給學生做好榜樣,當好鏡子,用自己的行為和人格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羅曼·羅蘭說過:“想要給予別人陽光,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陽光。”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告誡自己要以身作則,表里如一,要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把陽光撒向每一個學生身上,學生才能在周記中更好、更真實地反映自己的真實想法。
四 不斷充電,提高自身的修養
學生周記中情感訴求是否得到回應,得到調整和上升,老師的引導是關鍵,運用評語起到春風化雨的作用。老師可以通過評語,同學生交流認識、交流情感,給他們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喜歡這種筆談方式,它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不設防的心態下感受老師真誠的教誨。真正做到這一點,老師單憑熱情高、有耐心是遠遠不夠的,他要在情與理、情與法、情與道德方面具有較高的素質和理論修養。有一定的感情投入和知識積累,才能寫出恰當的評語。寫好評語,能密切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感情,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教師必須鞭策著自己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學的不斷發展。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的世紀,新的目標,新時代的青少年學生,對老師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老師應當告別舊的教學模式,從“心”開始,不斷反省,日臻完善學生周記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開啟學生的心靈,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給新時代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周小山主編.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談新課程的教學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