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糯糯是繼她爸爸之后,第二個知道家里即將添一個寶寶的人。我覺得這件事對她的影響如此重大,必須早早讓她知道。而且,很快這個秘密就會掩不住了。糯糯對見到的每一個人得瑟:“我媽媽肚子里有個小寶寶!我要當姐姐了!”當時她大約三歲半,對于這件事,和我一樣帶著懵懂的喜悅。
二寶,讓爸爸更多參與
孕期非常辛苦,為了迎接新生命,我們經歷了買房、賣房、裝修、搬家……同時,作為生活在城市的80后,身邊生育兩個孩子的同齡人也非常罕見,幾乎沒有多去思考糯糯的心理建設問題。我們的自信,很大的原因是來自于糯糯,她可愛健康,很有愛心,很適合當一個姐姐。
直到有一天,一位家有兩寶的同事告訴我,她家小弟弟出生后,原本一直很期待的姐姐來到醫院,看見媽媽抱著一個陌生的嬰兒在哺乳,“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這件事讓我很震驚。我開始經常與糯糯“隨意”地聊聊后面的生活,與她共讀《小兔子的新寶寶》《別打擾我吃飯》這樣的關于兄弟姐妹親情的繪本。這些提前準備都非常必要,至少,要讓糯糯感覺到她嘗試參與了這件事。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生妹妹這件事,讓我們家庭成員之間,經歷了一次關系的洗禮。
當媽以來,我一直本能地呈現出“強”的一面去保護小孩、安排家事。這次卻格外艱辛,“弱”的一面漸漸顯出。
妹妹的出生過程很不順,本以為我這樣各項指標都健康的經產婦肯定還能順產,結果超期兩周沒有動靜,住院后掛了三天催產素仍遲遲不發動,只得接受了剖宮產。從來沒生過大病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下一次床要花半小時的痛苦。接下來,傷口雖然漸漸愈合,母乳哺育小寶寶又是一道難關,我常常苦惱于缺少時間和精力去陪伴糯糯。在這整個漫長的過程中,老公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除了做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還一直幫我減壓,并且一有時間就帶糯糯出去玩,而在此之前他是一個非常“宅”、特別懶得管事兒的人。
在度日如年的住院期間,我在微博里寫道:“男人的呼嚕聲,原是入眠的極大困擾,可在這樣的夜里醒來,卻格外讓我安心。昨天,他扶著我在寒風細雨中笨拙地行走,我說:‘咱們很久沒兩個人單獨相處這么長時間了吧?’他想想笑著說:‘還真是!’;今天,我被突然送進產房,他說看著空空的病房慌神。平時沒感覺,此時才知彼此已是至親之人。”
妹妹讓姐姐學會感情“反哺”
有了妹妹之后,糯糯也開始感情的“反哺”。懷孕時家住五樓,上樓不易,糯糯總是主動幫我拎東西;晚上側身躺在小床上講故事,肚子太大不自在,她就把最愛的安撫小枕頭給我,說:“媽媽給你墊肚子吧。”這種關懷一直持續到妹妹出生之后,她聽見奶奶說坐月子不可嚼硬的東西,吃牛肉的時候就幫我把牛筋部分咬掉,再把軟的肉給我。
此外,她開始照顧玩具,稱他們為自己的“寶寶”,溫柔地責備它們為什么一會兒就要喝奶。她有時候也憂心忡忡地表示自己以后不想當媽媽,因為太累。這些遠遠超越了我原本對一個三四歲孩子心智的認知。她甚至會主動幫我照顧妹妹,前兩天午飯時,她突然冒出一句:“我要多喝點蘿卜排骨湯!等我媽老了就得我給二毛喂奶了!”
感覺這一年里,糯糯一下子成長了許多,像一朵柔軟的花骨朵,在雨后松展開最外層的花瓣,從只關心著自己的花蕊,到想要理解這整個世界。
讓我窩心的是,糯糯沒有因為妹妹的到來而覺得有人分走了原本只屬于她的愛。“我有一個妹妹,她叫二毛毛,媽媽有點愛她,但是更愛我!”有一天她編歌唱道。我問:“你怎么知道我更愛你?” 她說:“因為二毛剛生出來,你愛我已經很久很久。 ”接受了許多許多愛的人,才會給予許多許多愛。希望你們一直這樣相親相愛。
現在產假就要結束,新的壓力接踵而來。但我想,有兩個孩子后,雖然生活的統籌、規劃完全不同了,家庭關系的理念本質上并沒有區別:愛仍是一切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