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當代建筑藝術正式登上威尼斯雙年展的舞臺。北京成為第一個“中國城市館”入選城市,“大柵欄項目”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改造思路成為代表北京的入選案例。這是《樓市》記者從2014年3月7日召開的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平行展暨中國城市館首展“穿越·北京”項目發布會上獲悉的。
由北京國際設計周、意大利著名建筑設計事務所DONTSTOP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城市館,將于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期間正式亮相,這是繼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設立中國國家館之后,中國在建筑雙年展上推出的第一個以城市規劃、建筑為主題的展示平臺。樓市傳媒和意大利DONTSTOP機構對本項目給予了支持,并提出對未來的設想。
據意大利駐華大使白達寧介紹:“第十四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將于2014年6月7日至11月23日舉行。擁有上百年歷史的威尼斯雙年展是歐洲最重要的藝術活動之一,被譽為‘藝術的奧林匹克’。此次‘中國城市館’的推出,標志著以城市為線索的中國當代建筑藝術正式登上威尼斯雙年展的舞臺;也標志著更多的中國城市,將有機會通過中國城市館的平臺,進入與2015年米蘭世博會聯動的2015年威尼斯世博會?!?/p>
“全新設立的中國城市館的視角被定義為‘穿越’,不僅表現了中國城市館與中國國家館之間的緊密關系,也寓意著中國城市正在經歷一個特殊的過渡時代?!北本﹪H設計周組委會副主任曾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這個視角出發,中國城市館將通過‘穿越中國城市’項目,展示更多中國城市變遷的歷程與思考,加深威尼斯作為西方城市的范本與中國各城市之間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北京市西城區政府及優秀地產商的參與,顯示著地產行業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p>
專程從意大利趕來的意大利著名建筑設計事務所DONTSTOP機構首席設計師米凱勒介紹了本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的相關情況。他認為,北京國際設計周推薦北京大柵欄項目與本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策展人雷姆·庫哈斯主張的“建筑與規劃既要回歸本質”,同時也要具備“引人入勝的現代性”理念是一致的。作為2015年米蘭世博會的建筑規劃顧問機構成員,米凱勒還向更多的中國城市通過“中國城市館”的平臺加入2015年米蘭世博會的大舞臺發出了倡議。
北京大柵欄琉璃廠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王志忠介紹,從201 1年開始,北京廣安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大柵欄投資有限公司與北京國際設計周合作舉辦了設計之旅板塊的“大柵欄新街景”,建筑師粱井宇和設計周前創意總監陳伯康聯合發起,邀請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等中外優秀的設計師和藝術創意項目進駐老街區,成功地讓設計走進大柵欄。老街區與新設計的融合碰撞,不僅使參觀者在走街串巷的同時感受老街的獨特魅力,也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更鮮活化提供了新思路。
作為此次活動的協辦單位及官方合作推廣機構,樓市傳媒為中國房地產、城市發展與代建筑藝術搭建起了相聚、合作、溝通、發展的行業新平臺。一直以媒體角度觀察近二十年中國房地產變化的媒體人、樓市傳媒董事長蔡鴻巖說:“房地產過去二十年的輝煌發展為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給城市造成了交通壓力、環境污染等負面影響,是需要思考如何從關注GDP轉向關注民生、環境、文化傳承等科學可持續發展的時候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國際文化交流的舞臺,通過與國際同行的對話讓我們冷靜思考——中國城市發展如何更趨于理智,如何更好地與文化傳承保護結合起來。”
事實上,樓市傳媒關注城市發展與當代建筑由來已久。2013年,樓市傳媒與北京國際設計周正式簽約,成為其房地產行業獨家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承辦2013年北京國際設計周中“D21中國建筑設計獎”的論壇、展覽、評選等環節。樓市媒體與北京國際設計周強強聯手,開創中國房地產建筑設計、中國青年建筑師評選之先河。
“D21年度建筑設計獎”作為專項獎納入北京國際設計周體系,為設計師們搭建了近距離與國際大師、房地產企業溝通交流的機會,進一步提升國內建筑設計行業的含金量,對設計師設計、實戰、影響力三個職業生涯發展階段提供了國際化、系統化的提升途徑,同時積極推動中國城市文化與城市建設,促進房地產行業可持續發展。
作為2013年北京國際設計周“D21中國建筑設計/青年建筑師獎”策劃人的蔡鴻巖表示,希望能夠以媒體的力量來推動城市人文環境改善和區域價值提升具有杰出貢獻和現實意義的優秀建筑,發掘建筑本身的思想和價值。讓城市管理者、城市建造者包括開發商能夠承擔更多的責任,更長遠地去規劃、設計、建設城市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