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某廣告平臺的LBS定向能力,萬科僅投入3萬元向用戶投放樓盤精準營銷廣告,就獲得2000萬次的曝光,數萬的廣告點擊人數,最終成交額為400萬元。這是萬科營銷部門試水○2○的一小步,但基于大數據的聯手○2○傳達出了一個信號:大數據營銷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吃螃蟹者”萬科
2013年“十一黃金周”,萬科在廣點通嘗試投放了3萬元的新盤廣告。針對樓盤情況,廣點通從年齡、學歷、上網場景、地理位置、消費能力等方面為萬科匹配了一批目標客戶群,結果在一周內促成400多萬元線下成交額,廣告投資回報率達133倍。
萬科的要求是,先把符合年齡、學歷等條件的客群進行匹配,然后利用廣點通LBS的定向能力,對深圳一些有消費實力的商圈進行挑選,比如選擇了通過歷史成交記錄比較優異的羅湖區、鹽田區和福田區等區域。然后,萬科在廣點通的后臺選擇定投在國人最熟悉的QQ聊天窗口上,2000多萬次曝光即由此而來,最終促成了400萬的成交。
但故事并沒有完。合作之后的總結中,廣點通的負責人發現,最終成交人群和預先定義人群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在萬科的想象中,購買這些房的人應該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而實際成交者中,大部分是工作3-4年之后的職場人,以IT人和公務員為主。雖然,萬科紅房子在鹽田,但置業人來自羅湖、福田。坦率地說,這是一場“精準錯位”但卻有效的營銷。萬科如果對自己樓盤的目標消費人群定位更清楚一些,還可以節省至少一半的廣告費用,達到此次同樣的營銷效果。
在此之前,早有房產商嘗試利用團購的方式,吸引用戶預約到線下樓盤看房。不過,它并未發展成房產商所青睞的常規營銷手段,試水與營銷噱頭的成分更高一些。總結來說,團購是短期大促行為,房產又是大宗商品,沒有企業會愿意經常采用這種低折扣、打雞血的促銷戰法。
大數據的真正魅力
此次萬科○2○賣房的獨特之處在于找到了大數據的支點,這背后需要一套成熟而有效的流量轉化方式。目前來看,廣點通進行的數據挖掘分析主要從“行為”與“人群”兩個維度進行。
所謂的行為數據,主要包括受眾廣告點擊行為、潛在付費行為、垂直網站注冊與瀏覽行為等;而所謂的“人群”維度數據,主要是對用戶群進行屬性的細化分類,比如可以按照消費能力、用戶興趣圖譜、生命周期狀態等。值得一提的是,廣點通不僅會分析用戶在騰訊產品體系(社交、電商、郵箱、音樂、視頻等)上的行為以及關系鏈數據(QQ熱度好友、QQ群活躍度),還會利用QQ互聯、廣告聯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站外數據資源。
需要指出的是,小額可控并可在不斷測試中調優,才是廣點通大數據精準營銷尚未完全展現在市場面前的殺手锏。目前,很多大數據公司的產品僅僅是記錄受眾簡單的點擊和瀏覽行為,缺乏場景化的識別與匹配能力。也就是說,很多用戶的潛在需求只是由結果倒推出來的判斷而已,并非真實的用戶需求挖掘。解決之道就是不斷進行類似AB面測試的比對,以此進行調優和需求匹配,包括Google Adsense都是采用這樣的方式。
而通過分析數據,每一次營銷都將形成循環效果。通過定位用戶群、分析用戶內容偏好、分析用戶行為偏好、建立受眾分群模型、制定渠道和創意策略、試投放并收集數據、優化確定渠道和創意、正式投放并收集數據、實時調整投放策略、完成投放評估效果等,完整的數據應用過程不斷把控營銷質量與效果,實現從效果監測轉向效果預測。
據了解,這次成功的大數據營銷讓萬科已從試水心態轉入真正推廣,下一步就是不斷復制與優化,逐個樓盤來進行○2○售賣。倘若萬科每一次的投放,都能夠結合上一次的場景化分析來進行測試調優,其投入成本和ROI產出將可以進入一種正向循環,這才是大數據的真正魅力。